虚往实归的辞典修订版是:语本《庄子.德充符》:「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指虚心往学,得道而返。《魏书.卷九零.逸士传.眭夸等传.史臣曰》:「或隐不违亲,贞不绝俗;或不教而劝,虚往实归。非有自然纯德,其孰能至于此哉?」《南史.卷五九.任昉传》:「昉乐人之乐,忧人之忧,虚往实归,忘贫去吝,行可以厉风俗,义可以厚人伦。」。
虚往实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虚往实归详细内容】
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语出《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二、引证解释
⒈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语出《庄子·德充符》:“鲁有兀者王駘,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引常季问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南朝齐王屮《头陀寺碑文》:“道胜之韵,虚往实归。”《南史·任昉传》:“昉乐人之乐,忧人之忧,虚往实归,忘贫去吝。”
三、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庄子˙德充符: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指虚心往学,得道而返。魏书˙卷九十˙逸士传˙眭夸等传˙史臣曰:或隐不违亲,贞不绝俗;或不教而劝,虚往实归。非有自然纯德,其孰能至于此哉?南史˙卷五十九˙任昉传:昉乐人之乐,忧人之忧,虚往实归,忘贫去吝,行可以厉风俗,义可以厚人伦。
四、其他释义
无所知而往,有所得而归。
五、关于虚往实归的成语
虚往实归 虚虚实实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来来往往 白往黑归 矮矮实实
六、关于虚往实归的造句
1、“虚往实归,代表了一种方向,不被惑于表层,要努力抵达它的真。
2、“虚往实归”,表示来福州开元寺参拜祖师的心德。(www.chazidian.com查字典虚往实归造句)
3、“虚往实归”,表示来福州开元寺参拜祖师的心德。【www.chazidian.com查字典虚往实归造句】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