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惰的相关词语是:疏惰、稀稀疏疏、清清疏疏。
疏惰的拼音是:shū duò。注音是:ㄕㄨㄉㄨㄛˋ。结构是:疏(左右结构)惰(左右结构)。
疏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疏惰详细内容】
⒈疏懒;懒散。引《宋书·孔觊传》:“覬学不综贯,性又疏惰,何可以属知祕记,秉笔文闈?”《北史·序传·李仲举》:“吾性本疏惰,少无宦情,岂以垂老之年,求一阶半级?”清梅曾亮《答吴子序书》:“疏惰之性,自适其适,故所见如是。”章炳麟《訄书·学变》:“其作《体论》,自谓疏惰饱食,父忧行丧,在礼多愆,孝声不闻。”
二、综合释义
疏懒;懒散。《宋书·孔觊传》:“覬学不综贯,性又疏惰,何可以属知祕记,秉笔文闈?”《北史·序传·李仲举》:“吾性本疏惰,少无宦情,岂以垂老之年,求一阶半级?”清梅曾亮《答吴子序书》:“疏惰之性,自适其适,故所见如是。”章炳麟《訄书·学变》:“其作《体论》,自谓疏惰饱食,父忧行丧,在礼多愆,孝声不闻。”
三、汉语大词典
疏懒;懒散。《宋书·孔觊传》:“觊学不综贯,性又疏惰,何可以属知秘记,秉笔文闱?”《北史·序传·李仲举》:“吾性本疏惰,少无宦情,岂以垂老之年,求一阶半级?”清梅曾亮《答吴子序书》:“疏惰之性,自适其适,故所见如是。”章炳麟《訄书·学变》:“其作《体论》,自谓疏惰饱食,父忧行丧,在礼多愆,孝声不闻。”
四、其他释义
1.疏懒;懒散。
五、关于疏惰的成语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怠惰因循 避强击惰 愚戆窳惰 稀稀疏疏 疏疏朗朗
六、关于疏惰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