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的词性是:成语。
赤子之心的拼音是:chì zǐ zhī xīn。注音是:ㄔˋㄗˇㄓㄒ一ㄣ。词语解释是:赤子之心chìzǐzhīxīn。(1)纯正而天真无邪的心。比喻忠诚热切之心。引证解释是:⒈喻纯洁善良的心地。引《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倅》:“世儒眼大如豆,又乌知村翁野老固多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人民日报》1989.4.22:“一颗多么伟大的赤子之心停止跳动了!一个多么仁义正直的人民的儿子离去了!”。综合释义是: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7、网友释义是: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出自《孟子·离娄下》。8、国语辞典是:如赤子般善良、纯洁、真诚的心地。9、辞典修订版是:如赤子般善良、纯洁、真诚的心地。《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必敬必亲,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10、辞典简编版是:如赤子般善良、纯洁、真诚的心地。 【造句】《老子》书中的主要思想是要人们回归自然,保有赤子之心。1成语词典版是:01.《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源)02.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每怵惕之感至焉,则又移其孝于裴氏之门,而以睦于冢妇介妇,必敬必亲,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03.《朱子语类.卷五七.孟子.离娄下》:「盖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而纯一无伪;赤子之心,未有所知而纯一无伪。」04.明.黄尊素〈上邹南臯先生书〉:「某以疏迂之质,仅留赤子之心,不顾世有周旋,眼有青白,亦岂能浮沉善世!」。1出处是:《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英语是:a red heart of complete dedication。1其他释义是: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赤子之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赤子之心详细内容】
赤子:初生的婴儿。形容人心地善良、纯洁。现多用来指报国之心。
二、引证解释
⒈喻纯洁善良的心地。引《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倅》:“世儒眼大如豆,又乌知村翁野老固多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人民日报》1989.4.22:“一颗多么伟大的赤子之心停止跳动了!一个多么仁义正直的人民的儿子离去了!”
三、综合释义
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四、辞典修订版
如赤子般善良、纯洁、真诚的心地。《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唐.柳宗元〈亡姊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志〉:「必敬必亲,下以不失其赤子之心,姻族归厚,率由是也。」
五、关于赤子之心的造句
1、他年纪虽大却不失其赤子之心,所以赢得学生的敬仰和爱戴。
2、忠勇之心报国家,信义之心立威严。孝顺之心敬长辈,仁爱之心扶贫弱。礼仪之心诚相敬,勤俭之心为持家。善学之心传经典,赤子之心扬正气。
3、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
4、怀仁兄心无挂碍,只存一颗救民水火的赤子之心,无所求亦无所思,自然便无所惧。
5、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6、加多宝以一罐凉茶作为善心的开端,承接前人凉茶文化的心血结晶,积德累善,永葆赤子之心,该出手时就出手,为公益事业殚精竭虑,惠及千万同胞。
六、关于赤子之心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