肴烝的拼音是:yáo zhēng。
肴烝的注音是:一ㄠˊㄓㄥ。结构是:肴(上下结构)烝(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肴烝[yáozhēng]⒈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引证解释是:⒈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引《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饗,则有餚烝。”韦昭注:“餚烝,升体解节折之俎也,谓之折俎。”。综合释义是: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饗,则有餚烝。”韦昭注:“餚烝,升体解节折之俎也,谓之折俎。”肴烝[yáozhēng]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皆肴脀。”《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肴烝。”杜预注:“烝,升也,升肴於俎。”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七:“‘享有体荐,宴有折俎’……折俎谓体解节折,升之於俎,物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亦谓之肴烝。”。7、汉语大词典是: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飨,则有肴烝。”韦昭注:“肴烝,升体解节折之俎也,谓之折俎。”。8、其他释义是:1.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
肴烝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肴烝详细内容】
⒈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引《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饗,则有餚烝。”韦昭注:“餚烝,升体解节折之俎也,谓之折俎。”
二、网络解释
肴烝肴烝亦作“肴脀”。指将煮熟牲体节解,连肉带骨放在俎上,以享宾客。《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皆肴脀。”《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肴烝。”杜预注:“烝,升也,升肴於俎。”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七:“‘享有体荐,宴有折俎’……折俎谓体解节折,升之於俎,物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亦谓之肴烝。”
三、汉语大词典
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飨,则有肴烝。”韦昭注:“肴烝,升体解节折之俎也,谓之折俎。”
四、其他释义
1.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
五、关于肴烝的成语
六、关于肴烝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