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字的诗有哪些:
《代淮南·淮南王》、《长淮有感·目送长淮去不回》、《淮壖·淮壖日没风卷沙》、《淮东楚客·淮邦产宝皆奇士》、《淮南王·淮南王,解烧金》、《淮上回九江·江水接淮水》、《梦游秦淮·风月秦淮自古清》、《淮上作·长淮饯落日》、《秦淮官柳·秦淮两潮西复东》、《泛淮·泛尽隋河乍入淮》、
淮的笔顺是点、点、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淮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一画
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淮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淮的拼音为huái,部首为氵,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ㄏㄨㄞˊ,笔顺编号为44132411121。
淮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淮的详细内容
1. 〔淮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淮北”。“淮南”。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淮【卷十一】【水部】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从水隹聲。戶乖切说文解字注(淮)淮水。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南陽郡平氏、二志同。今河南南陽府桐柏縣縣西北四十里有故平氏城。前志平氏下曰。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至淮陵入海。過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水經曰。淮水、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柏山。東過江夏、廬江、九江、不邳諸郡。至廣陵淮浦縣入於海。按桐柏大復、以四字爲山名。漢志、說文、風俗通、酈注皆云桐柏大復山。應劭注地理志云。復陽縣在桐柏大復山之陽是也。後世地志析爲二山。乃非是。禹貢祇云桐柏、省言之也。古經史所舉之山皆舉其全勢。後人乃以一支一節當之。若水經所謂胎簪、亦卽桐柏耳。作水經者別爲二。亦非也。今淮水出河南桐柏縣桐柏山。東流經羅山縣、眞陽縣、息縣、固始縣、光州。又入江南畍。經潁州府、霍邱縣、潁上縣、壽州、懷遠縣、鳳陽府、臨淮縣、五河縣、盱眙縣、泗州。至淸河縣合於河。經山陽縣、阜寧縣、安東縣。至雲梯關入於海。古水道河於冀州入海。不與淮同入海。淮之古水道今未有異。淮自平氏至入海、大致東北行。東多北少。許云東南、南字誤。从水。隹聲。戶乖切。十五部。按禹貢濰水、漢書作維水。其作淮者、誤。
三、百科解释
淮,拼音:huái详细解释〈名〉ㄏㄨㄞˊ(1)(形声。字从水,从隹(zhuī),隹亦声。“隹”本指“鸟儿”,特指“鸟头”,引申为“高、精、尖”。“水”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顶级水”、“水至清”。本义:最清的水。特指:水名。也称淮河)同特指[theHuaiheRiver]淮,淮水也。――《说文》。朱骏声曰:“出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经安徽至江苏清河县合于河,经安东县至云梯关入海。”江淮河济为四渎。――《尔雅》其浸淮泗。――《周礼·职方式》淮左名都。――宋·姜夔《扬州慢》(2)又如:淮洪(淮河与洪河,一说淮河中的洪水。也比喻善言健谈);淮军(李鸿章在安徽一带组织的军队);淮南耆阳(淮河以南的年高而有声望的人)。(3)中国古老姓氏——《逸周书·王会解》。
四、辞典解释
【淮】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淮读音:huái怎么读:参见「淮河」条。 【淮】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淮读音:huái怎么读:→淮河
下面介绍下淮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淮】字的组词有:
淮剧、淮汭、淮乡、淮渎、淮白、淮王、淮南、淮濆、淮左、淮雨、淮甸、淮海、淮夷、淮服、淮河、淮圻、淮北、淮西、
关于【淮】字的成语有:
别风淮雨、河汉江淮、淮橘为枳、淮王鸡狗、淮南鸡犬、淮阳多病、逾淮之橘、江淮河汉、淮王鸡犬、逾淮为枳、
关于【淮】字的诗词有:
《代淮南·淮南王》、《长淮有感·目送长淮去不回》、《淮壖·淮壖日没风卷沙》、《淮东楚客·淮邦产宝皆奇士》、《淮南王·淮南王,解烧金》、《淮上回九江·江水接淮水》、《梦游秦淮·风月秦淮自古清》、《淮上作·长淮饯落日》、《秦淮官柳·秦淮两潮西复东》、《泛淮·泛尽隋河乍入淮》、
关于【淮】字的书法图有: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