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铎的词语解释是:1.古代掌管文教的人。2.古代军队中负责击钲铎用来传令的人。3.春秋鲁国时的宫名。4.对天主教神父的称谓。
司铎的词语解释是:1.古代掌管文教的人。2.古代军队中负责击钲铎用来传令的人。3.春秋鲁国时的宫名。4.对天主教神父的称谓。 注音是:ㄙㄉㄨㄛˊ。 拼音是:sī duó。 结构是:司(半包围结构)铎(左右结构)。
司铎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谓掌管文教。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故称。引清孙枝蔚《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因赋寄怀》诗之二:“学官繇延聘,事曾闻元季。当时司鐸者,往往居大位。”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赵屏山》:“道光庚子,赵在临海县幕,余时司鐸郡学,过从频数,投分甚深。”⒉古代军中负责击钲铎以传令的人。引《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迄于上林,结徒为营,次和树表,司鐸授鉦,坐作进退,节以军声。”薛综注:“司,主也。鉦鐸所以为军节。”吕延济注:“鉦鐸所以节进退。言司主者,授人使击发也。”⒊春秋鲁国宫名。引《左传·哀公三年》:“五月辛卯,司鐸火。”杜预注:“司鐸,宫名。”《孔子家语·辨物》:“孔子在陈,陈侯就之燕游焉。行路之人云:‘鲁司鐸灾及宗庙。’以告孔子。”⒋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也称司祭。译自拉丁文Sacerdotes(单数作Sacerdos)。中国天主教最初音译“撒责尔铎德”,简称“铎德”,后来用儒家关于“施政教时振木铎”的说法,改为“司铎”。
二、国语词典
古代宣扬教化、颁布政令时击铎警众,故称主持教化的人为「司铎」。
三、网络解释
司铎司铎,指掌管文教,天主教神父的正式品位职称。
关于司铎的诗词
关于司铎的诗句
关于司铎的成语
关于司铎的词语
司马青衫 司马称好 悬鞀设铎 司空眼惯 毁钟为铎 青衫司马 各司其事 光杆司令 见惯司空 悬鞀建铎
关于司铎的造句
1、司铎,司祭,神甫,神父,牧师在许多基督教教堂中,位于主教以下助祭以上的第二阶层的神职人员,并有权执行圣事。
2、卡是人人签发,从最底层圣职员到各部门神长,即使是司铎和大主教也不例外,但没有提及教皇是否持卡。
3、教会宣布所有听告解的司铎,必须对忏悔者所告明的罪过绝对保守秘密。否则将受到极严重的处罚。
4、法令四:所有其它果物应送至主教与司铎家里作为初献之果,但不得奉上祭台。
5、至于司铎和执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