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儿童素质,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科质量,使儿童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制定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包括:长度、最长、最短。厚度、最厚、最细,按规定排序、数量、6、7、8、9、10理解、圆形、方形、矩形形状特征、内外、空间位置、整体和部分、逻辑推理,共24个学习理解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二、目的:
1、激发儿童对数量、数量、形状、时间、空间及其逻辑关系的.兴趣,指导儿童体验生活中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感知数学的重要性。
2、发展数量、数量、形状、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鼓励儿童探索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分类、排序、推理、计算、估算和预测。
3、培养儿童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儿童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能,解释和确认答案,培养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力。
4、培养数学的阅读和交流能力,引导孩子用实物、图片、符号、文字等最能理解的语言形式,阐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现象和数学关系,并与同龄人、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
5、鼓励孩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的实用性。
三、要求:
1、孩子知道长方形,粗细,比较最长最短,最粗最细,按规律排序。
2、让孩子在知道物体的同时练习数量,知道6、7、8、9、10,用数字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
3、了解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能正确区分各种图形,掌握它们的特点。
4、了解方向,掌握内外空间位置。
5、区分整体和部分,初步培养逻辑推理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