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资瑕疵要承担的责任包括:一是对公司及其他股东的违约责任,必须继续履行出资义务;二是对公司债权人的违约责任,应承担造成损害的民事法律后果。瑕疵出资股东需补足出资,无论公司是否破产;同时,他们还需对按期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侵犯公司财产权利。公司章程应明确规定瑕疵出资的构成条件、违约责任形式和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股东出资瑕疵要承担什么责任
股东出资瑕疵的民事责任可分为两类:一是有出资瑕疵的股东对公司以及其他股东承担的民事责任,属违约责任;二是有出资瑕疵的股东与其他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即股东违反出资义务,对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害时,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1、出资瑕疵股东应当承担继续履行出资义务的责任。股东不按期缴纳出资的,必须继续履行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自己所认缴出资额的义务,即使法院受理了公司的破产申请,破产管理人仍然应当要求该股东补足出资,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2、出资瑕疵股东应当对其他按期足额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不按照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已构成违约,无论公司成立与否,都构成对按期足额出资的股东的违约;如果公司已经设立,出资瑕疵股东的行为同时侵犯了公司的财产权利。公司章程中应当明确规定瑕疵出资的构成条件、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股东瑕疵出资行为:法律规定与民事赔偿
股东瑕疵出资行为涉及股东在公司出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当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股东应当按照公司法规定的出资义务履行出资责任,并确保出资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如果股东的出资行为存在瑕疵,可能会导致民事责任的产生。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对于股东瑕疵出资行为,公司及其他受损方有权要求股东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具体的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返还出资、赔偿损失、支付利息等。因此,对于股东瑕疵出资行为,法律规定了明确的责任和赔偿机制,以保护公司和其他受损方的合法权益。
结语
股东出资瑕疵需承担两类民事责任:一是对公司及其他股东的违约责任,要继续履行出资义务;二是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瑕疵出资股东须按期足额缴纳出资,即使公司破产,仍需补足出资。其违约行为也损害了按期足额出资股东的权益。公司章程应明确规定瑕疵出资的构成、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股东瑕疵出资行为会导致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返还出资、赔偿损失、支付利息等。这样的规定保护了公司及其他受损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合伙企业法》第六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