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处理流程及相关法律依据:收集证据,协商赔偿,工商投诉,公安报警,法院起诉,法律援助。《商标法》规定,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行为均属侵权。
法律分析
一、发现商标侵权处理流程
1、收集、固定证据;
发现别人假冒商标,首先要做的是收集证据,将别人假冒商标的商品以拍照、摄像、实物购买等方式进行固定,掌握第一手证据。
2、协商赔偿;
如果对方侵权不是很严重,又有愿意协商的明确态度,可以与侵权人协商,解决停止侵害和赔偿的事项。
3、工商投诉;
掌握证据后,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要求查处侵权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受理后,将及时开展调查取证,查封扣押侵权产品,核算侵权金额。在对侵权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同时,监管部门也会就赔偿问题主持调解。
4、公安报警;
对方生产、销售侵权商标达到五万元或者获利超过三万元,就构成犯罪,由公安部门负责侦查。发现这一情况后,可以直接报案,当然,工商查处中,发现违法金额达到立案标准的,也会移交公安处理。经过刑事诉讼程序,法院将会对侵权者判刑,被侵权人也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赔偿。
5、法院起诉;
对于工商查处的案件,双方没有达成赔偿协议,或者当事人不通过工商投诉,都可以向法院民事起诉,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法院经过判决后,对方拒不支付的,可以通过强制执行程序。
6、法律援助;
对于商标侵权行为,涉及法律认定和赔偿标准非常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律师或者专业机构人士进行办理。经济困难的,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二、商标相关法律依据
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结语
商标侵权处理流程包括收集证据、协商赔偿、工商投诉、公安报警、法院起诉和法律援助等步骤。根据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在处理商标侵权时,应依法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本法所称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本法所称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的特殊事项,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十一条 商标国际注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确立的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