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债务人死亡没有欠条怎么办

债务人死亡没有欠条怎么办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在确认存在未偿还的款项后,您可以向其遗产继承人提出偿还要求。但还款数额以其从死者那继承的金额为限受法律支持。其余只存在道义上的还款义务。在撰写欠条和借条时,需要注意主体、客体、内容和一式两份等事项。主体应明确,客体数额单位要明确,内容表达清楚,避免歧义,一式两份最好。在出具欠条时,应当注意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法律分析

在确认存在未偿还的款项后,您可以向其遗产继承人提出偿还要求。但还款数额以其从死者那继承的金额为限受法律支持。其余只存在道义上的还款义务。

欠条与借条的区别

(1)形成的原因不同。

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买卖、劳务、企业承包等事实产生的欠款都可以形成欠条。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2)诉讼时效不同。

约定了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的时效是一样的,但是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的时效是有区别的。对于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请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借条的效力最长可达20年;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欠条是对双方以往经济往来的一种结算,诉讼时效从欠条出具之日开始计算,权利人应当在欠条出具之日起两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

(3)举证责任不同。

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的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欠条持有人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如果对方否认,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举证证明欠条形成的事实。

出具欠条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一、主体

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注意“借”词的歧意)要明确;自然人为主体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抄录居民身份证号,签字,最好是按上指纹。;法人单位为主体时,应盖上单位公章,

二、客体

数额单位要明确,数额应应阿拉伯数字标注后再用中文繁体字书写,分比应明确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

三、内容

表达清楚,注意避免歧义。应将归还日期明确,如有利息约定,应写明,否则依法视为无利息,如有违约金约定,应写明。如有担保人,应注明担保方式,并写明担保人,担保人签字,按手印。

四、一式两份

条据最好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确认方式,一般情况下条据都是手写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写并盖章,但现实中不乏由债权人、出借人、送给人撰写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签字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欠者、借者、收者手里边没有一张同样的条据,撰写者对仅存的一张条据上作了手脚,比如加了借款的数额,那么签字的人如何去抗辩呢?相反,如果存在两张完全一样的(一式两份)条据,双方作手脚不但是徒劳的,而且还会因此伤了感情。

拓展延伸

欠条与借条是两种常见的民事法律文件,虽然它们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法律效力是相同的。欠条和借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诉讼时效、主体和内容三个方面。

首先,在诉讼时效方面,欠条和借条都有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因此,无论是欠条还是借条,债权人都有权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在主体方面,欠条和借条的主体也存在差异。欠条一般由债务人自己书写,而借条则可以由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人代写。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欠条和借条的内容基本相同,因此它们在法律上的效力是相同的。

最后,在内容方面,欠条和借条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欠条一般用于借款人向债权人表示欠债的意思,借款人需要按照约定的期限和利率向债权人支付欠款。而借条则用于证明借款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借贷关系,借款人需要按照约定的期限和利率向债权人支付利息。

综上所述,欠条和借条在诉讼时效、主体和内容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法律效力是相同的。因此,无论是欠条还是借条,都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结语

未偿还的款项的继承人可以要求偿还,但还款数额以遗产继承金额为限受法律支持。欠条和借条的区别在于形成原因、诉讼时效和举证责任等方面。借条强调特定的借款事实,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而欠条强调结算事实,诉讼时效从欠条出具之日开始计算。在出具欠条时,要注意主体、客体、内容和一式两份等方面,避免歧义和纠纷。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01-08) 第七条 债务人对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异议,但对清偿能力、清偿期限、清偿方式等提出不同意见的,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0-12-29) 第四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收到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书后,认为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知债权人限期补正。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22-04-02) 第四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收到债权人的支付令申请书后,认为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可以通知债权人限期补正。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权人是否受理。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