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的五大原则分别是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以及善良风俗原则。协议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和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可以有效。
一、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有什么
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平等原则。订立合同的平等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合同的自由原则。自由原则,又称自愿原则,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双方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应当诚实信用,不得有欺诈或者其他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
5、遵守法律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合同租赁需遵循哪些原则
1、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2、当事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3、当事人参与租赁业务时,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4、当事人在产生,变更和消灭具体的租赁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5、等价有偿原则。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经济利益。6、双方互为给付,互有补偿。7、取得利益与履行义务,价值上大致相等。8、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剥夺和侵犯他方利益。9、按损益相当原则,使受害人受偿。10、自愿和公平原则。自愿原则:首先,租赁当事人签合同时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志。其次,当事人签订合同时有一定意志自由。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要以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11、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签订租赁合同时,应讲诚实,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规避法律和合同。12、合法原则:合同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政策。
三、合同中违约金的规定是怎样的
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如果在合同里面有明确规定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里面的违约金计算。约定违约金过低,或者过高,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增加或者适当减少。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并作出裁决。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