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可以先协商解决,若无法解决可采取以下法律途径: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年内提出书面申请),或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需收集相关证据证明。
法律分析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注意,收集相关证据证明。
拓展延伸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有效方法
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通过与雇主进行积极沟通,明确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并保留相关证据和记录。如果雇主仍不履行义务,可以寻求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的帮助,提起劳动争议申诉。此外,可以咨询律师,了解法律途径,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起诉。同时,联合其他受害的农民工,共同维权,增加声音的力量。此外,可以通过媒体曝光、社会组织支持等方式,引起公众关注,推动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农民工应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寻求法律保护,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结语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应先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1.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在一年内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需收集相关证据。农民工可积极沟通、保留证据,如雇主不履行义务,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或仲裁机构帮助,咨询律师,联合其他农民工维权,通过媒体曝光、社会组织支持等方式引起公众关注,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寻求法律保护,捍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四条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第五十一条 【集体合同的订立和内容】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三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