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区别监委

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区别监委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职务犯罪,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顾名思义,职务犯罪是一种犯罪,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职务违法是指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违法行为(未达到追诉标准,不构成职务犯罪)。

两者的区别:职务犯罪比职务违法后果更加严重。

一、职务犯罪不交罚金唯一房产能拍卖吗

职务犯罪不交罚金的,唯一的房产不能拍卖,但是可以冻结。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

二、什么是员工非职务犯罪

要理解职务犯罪的构成,必须了解一般犯罪的构成。根据我国刑法,某一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主客观要件之和。这种主客观要件是合法的,这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职务犯罪主体:我国法律规定了职务犯罪的主体: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四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和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行为的危害后果,是行为人所持有的一种心理和心理状态。

3、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

我国法律规定的职务犯罪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

第二,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