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单位不发最后一个月工资,劳动者可协商要求发放,也可申请调解或仲裁,请求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第七十七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八、九条。
法律分析
离职时,单位不发最后一个月工资,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要求其及时发放;也可以去申请调解组织调解,或者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请求仲裁委员会裁决单位在合理的期限内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第八条
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拓展延伸
工资发放不准确:如何应对离职后发现工资数目错误的情况?
当离职后发现工资数目错误时,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应对这种情况。首先,与公司的财务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联系,向他们说明问题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工资单、离职文件等。要确保您的说法有据可依,以便他们能够核实并解决问题。其次,与公司进行沟通,尽量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争议。如果公司拒绝解决或不予合理回应,您可以考虑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径。最重要的是保持沟通和记录所有的交流,以便在需要时提供证据。请记住,每个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最好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等法律依据,劳动者离职时单位不发最后一个月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与单位协商、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争取合理的工资支付。如果发现工资数目错误,劳动者可以与公司沟通并提供相关证据,如工资单和离职文件,尽力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如果公司不予合理回应,劳动者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寻求法律援助。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沟通并记录所有交流都是非常重要的。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行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八条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