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1日起,已有多地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标准。其中,天津、上海、苏州等多地区都上调了社保缴费基数的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
一、社保缴费基数对社保待遇的影响
对于养老保险待遇,基础养老金的高低直接与缴费基数有关。此外,缴费基数越高,个人养老金账户储存就越多,最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对于医疗保险待遇,如果缴费基数越高,划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就越多,需要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时,可用的资金也就越多。
对于工伤保险待遇,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伤职工的伤残补助待遇。
对于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标准与个人缴费基数挂钩,按照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确定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
对于生育保险待遇,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生育津贴的领取。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生育津贴也越高。
二、社保缴费基数的计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