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属刑事犯罪,达入刑标准应坐牢,未达标准仍受刑事处罚,承担民事责任。违交规、醉驾致1-3人死亡或重大财损30万元以上,判3年以下徒刑或拘役。
法律分析
醉驾属于刑事犯罪,达到入刑标准应当坐牢,如果没有达到入刑标准,会受到刑事处罚,承担民事责任,对于违反交通法规,醉驾发生事故,造成1-3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无力偿还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拓展延伸
酒驾撞人:道德责任与法律界限
酒驾撞人行为涉及到道德责任和法律界限的重要问题。从道德层面来看,酒驾撞人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和危险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和身体权,对受害者及其家人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道德上,我们应该强调酒驾的危害性,倡导不酒驾、不醉驾的理念,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然而,法律界限对于酒驾撞人行为也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酒驾撞人可以构成犯罪,尤其是在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酒驾的处罚力度也逐渐加大,以起到威慑和惩罚的作用,保护社会的安全和公平。
因此,酒驾撞人的问题既涉及到个人的道德责任,也涉及到法律的约束和制裁。我们应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来加强对酒驾行为的谴责和打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力度,共同努力减少酒驾撞人事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结语
酒驾撞人,涉及道德责任与法律界限。道德上,酒驾撞人危害巨大,侵犯他人权益,我们应倡导不酒驾、不醉驾。法律上,酒驾撞人构成犯罪,法规对其处罚力度逐渐加大,以保护社会安全。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应谴责和打击酒驾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执法力度,共同减少酒驾撞人事件,保护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4.1酒精含量阈值
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后或者醉酒后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阈值见表1。
表1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
驾驶行为类别阈值(mg/100mL)
饮酒后驾车≥20,0
醉酒后驾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