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法定节假日包括的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法定假日是指根据国家和民族的习俗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庆祝和度假休息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定假日工作的工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劳动者本人的日薪或者时薪的300%支付加班补贴的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不支付加班补贴的,不支付加班补贴的,应当按照劳动者本人的日薪或者时薪的200%支付加班补贴。目前,国家规定的员工年平均工作天数为21.75天,员工的日薪和时薪也应按此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