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工时,企业应按本人工资的70%支付病假工资,医疗期超过180天时,企业应按本人工资的60%支付疾病救济费,并且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的金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此外,劳动合同工的病假工资计算标准为: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而劳动法规定的病假工资发放标准则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工,医疗累计时间不超过180天时,企业应按本人工资的70%支付病假工资。医疗期超过180天时,企业应按本人工资的60%支付疾病救济费。此外,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的金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一、合同工休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在我国劳动者的病假工资计算标准为: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计算基数/月计薪天数)×计算系数×病假天数。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二、劳动法病假工资如何发放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请长病假的职工,在病假期间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标准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百分之七十确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
拓展延伸
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系数是什么
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病假工资(又称疾病休假工资)是按照连续工龄分别确定的:(1)连续工龄不满两年者,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60%;(2)连续工龄满两年不满四年者,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70%;(3)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者,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80%;(4)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者,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90%;(5)连续工龄满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病假工资为本人工资的100%。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病假工资(又称疾病救济费)也是按照连续工龄分别确定的:(1)连续工龄不满一年者,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40%;(2)连续工龄满一年不满三年者,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50%;(3)连续工龄满三年及三年以上者,疾病救济费为本人工资的60%。
结语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工,医疗累计时间不超过180天时,企业应按本人工资的70%支付病假工资。医疗期超过180天时,企业应按本人工资的60%支付疾病救济费。此外,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的金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