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刑罚可为拘役,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而容留他人吸毒的一般处罚根据《禁毒法》第六十一条,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罚款。容留他人吸毒罪可判缓刑,但需满足条件: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危险,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且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首要分子。
法律分析
一、容留他人吸毒有可能判拘役吗?
1、容留他人吸毒有可能判拘役吗?
容留他人吸毒有可能判拘役,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容留他人吸毒的一般处罚
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一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关于拘役的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三、容留他人吸毒罪可以判缓刑吗
容留他人吸毒罪可以判缓刑,主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可: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
(1)所谓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就宣告刑而言,而不是指法定刑。
(2)对被判处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不能适用缓刑。
(3)如果一人犯数罪,实行数罪并罚后,决定执行的刑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也可以适用缓刑。
(4)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刑法修正案八新增内容)。
2、实质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限制条件:必须不是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换言之,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由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最高量刑是三年的有期徒刑,故此法院有可能会宣判容留犯承担拘役、管制或者是缓刑等的处罚,以上处罚之中,缓刑的处罚是最轻的,犯罪分子若是想要被执行缓刑的处罚,是可以在法院开庭宣判之前,提出执行缓刑的请求的。
结语
容留他人吸毒罪一般可判拘役,根据《刑法》第354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执行期间可回家一到两天。容留他人吸毒罪也可判缓刑,满足一定条件如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对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等。犯罪分子可在法庭宣判前提出执行缓刑的请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六条 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作出社区戒毒的决定,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进行社区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