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贷款诈骗合同有效吗?

贷款诈骗合同有效吗?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贷款遇到诈骗签了合同的效力属于可撤销情形,被撤销前是有效力的,被撤销后自始无效。贷款的条件包括:具有合法性、具备法人资格、具备正常经营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接受银行的监督。

法律分析

一、贷款遇到诈骗签了合同有没有效力

1、贷款遇到诈骗签了合同的效力属于可撤销情形,被撤销前是有效力的,被撤销后自始无效。法定可撤销合同有: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贷款的条件有哪些

1、经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持有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对国家实施工业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企业要取得生产许可证,即贷款对象应具有合法性;

2、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资金运用、生产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即贷款对象取得了法人资格,承担明确的经济责任;

3、拥有一定数量的自有流动资金,建立流动资金补充制度,即贷款对象应具备正常经营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4、在银行开立帐户,并按时向银行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资料,即贷款对象应接受银行的监督。

拓展延伸

贷款诈骗合同纠纷如何解决?

贷款诈骗合同纠纷解决的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一般来说,当出现贷款诈骗合同纠纷时,受害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问题。首先,应尽快与当地警方报案,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其次,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径。可能的解决方式包括与对方进行协商、调解或通过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受害人还可以向相关金融监管机构举报,以便对涉嫌诈骗的机构进行调查和追责。最重要的是,受害人应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如合同、支付记录、通信记录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张。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建议,具体解决方式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当地法律进行调整。

结语

贷款遭遇诈骗签订的合同,在被撤销前是有效的,被撤销后自始无效。根据《民法典》规定,欺诈行为导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被撤销。贷款的条件包括取得合法性、具备独立经济核算和资金运用能力、接受银行监督等。对于贷款诈骗合同纠纷,受害人可报案、寻求法律援助、与对方协商或通过法院诉讼解决,同时保留相关证据。具体解决方式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当地法律进行调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三)骗取信用证的;

(四)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