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请求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在判决中确认的赔偿金额。在民事赔偿方面,法律规定可以减免或豁免的情况有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如果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与被告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如夫妻、父子、母女等亲属关系,被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放弃或减少赔偿金额。
2. 如果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已经得到其他渠道的补偿,如保险公司、救助基金等机构的赔偿,可以根据实际损失情况减少或豁免赔偿金额。
3. 如果被告人已经承担了一定的刑事责任,如被判刑、缓刑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豁免赔偿金额。
4. 如果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对赔偿金额进行了恶意炒作或故意夸大,可以据此减少或豁免赔偿金额。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造成的损害,应当赔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六条规定:“被害人可以向依法审判犯罪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损失。”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七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请求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对于没有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的被害人,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根据实际损失情况和责任大小作出合理裁量。”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被害人已获得保险公司、救助基金等机构的补偿,减少或者豁免相应的赔偿金额。”
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减轻民事责任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被侵权人或者其近亲属与侵权人之间存在特殊关系的,可以根据被害人的意愿,减轻或者免除部分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