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公务人员在职务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在职务犯罪中,赔偿方式主要指的是公务人员要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赔偿责任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行政赔偿:指公务人员在职务上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由国家机关依法对受害人进行补偿的行政行为。行政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财产损失、非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2.民事赔偿:指公务人员在职务上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受害人可以依法向公务人员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受到的损失。民事赔偿的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利益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等。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给他们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总结:职务犯罪中的赔偿方式包括行政赔偿和民事赔偿,公务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