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渎职的意思是什么?

渎职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渎职是指公务员滥用职权、违法乱纪、玩忽职守、以权谋私,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的行为。渎职是违法犯罪,需受到法律制裁;违反党纪政纪,需接受纪律追究。渎职行为与公务员的法定义务相冲突,对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造成破坏和干扰,产生严重危害后果,属于逆向行为的渎职。

法律分析

渎职[dúzhí]

词语解释:

渎职是指国家此虚公务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或违法乱纪、或玩忽职守、或以权谋私,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害的行为。

渎职是公务员在履行职务中滥用权力。其滥用权力不履行义务与严重的危害性后果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渎职是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要受到法律制裁,违反党纪、政纪的,要受到纪律追究。

拓展

行为:

渎职是与其履行职务行为相悖的作为。处于一定岗位、职位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行为人超越了法规政策的规定竖扒则,产生与其必须遵守的法规政策相冲突的行为,就是做了公务员不应做,不允许做的事,是与其应履行义务相反方向的作为。

由此而导致对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破坏、干扰和消极影响,产生危害性后果,是逆向作为的渎职。

危害:危害程度特别严重,触犯了国家余棚法律,且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属于渎职。

拓展延伸

渎职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渎职行为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的行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渎职行为可能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例如,在中国,渎职行为可能导致行政处分、纪律处分或刑事责任。行政处分可以包括警告、记过、降职、撤职等。纪律处分可能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等。对于严重的渎职行为,可能会构成犯罪,涉及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从而面临刑事追究,可能导致刑罚如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总之,渎职行为的法律后果将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结语

渎职行为是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违反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行为,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害。根据不同法律规定,渎职可能面临行政处分、纪律处分甚至刑事责任。严重的渎职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涉及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罪名,将面临刑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渎职行为的监督和惩治,维护公正、廉洁的行政环境,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 第十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