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年是否达到立案标准的3000元诈骗案件?

2023年是否达到立案标准的3000元诈骗案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诈骗3000元达到立案标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罪立案标准为数额较大,即3000元至1万元以上。网络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按照共谋程度和行为强度来判断,如随声附和、被动接受任务者通常为从犯。从犯对犯罪结果的影响较小。

法律分析

一、诈骗3000元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罪立案标准是数额较大,而数额较大标准是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所以诈骗3000是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二、网络诈骗罪从犯的认定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多人实施诈骗罪其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第五,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3000元已达到立案标准,因其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范围内。在网络诈骗罪从犯的认定方面,主犯通常是提出犯意者、策划者或指挥者,而从犯则是随声附和、被动接受任务或行为强度较小者。对于从犯来说,他们可能仅参与部分犯罪行为或对犯罪结果起很小的作用。以上是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对诈骗案件的认定方式。

法律依据

《“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