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的情形及法律后果。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完毕、解除、抵销、提存、免除债务、同归于一人等。合同终止后,合同权利义务消灭,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特定权利和条款仍有效,结算和清理条款不受影响。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违约金支付标准需根据合同类型和合作事项确定,法律未具体规定。
法律分析
(一)合同终止效力的情形有哪些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二)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即效果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发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1)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1)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2)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灭。
(4)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应当注意的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效力。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算条款是合同中相对的部分。所谓结算条款,就是当事人把某个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的约定;清算在此意指金钱债务的了解。同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法的条款一样,合同中结算和清算都不因合同的终止而影响其效力。
法律上尊重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支付标准,合同如果是因为某些事项自动终止的话,在合同自动终止的情况下不产生违约金.另外就是,法律上从来没有规定过任何一种书面合同的具体违约金的支付标准,这跟合同的类型,合作的事项是有关的。
结语
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提存、债务免除、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以及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情形。合同终止后,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特定权利和合同条款仍然有效,结算和清理条款有效,损害赔偿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失。当事人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效力,且违约金支付标准需根据合同约定。法律并未规定具体违约金支付标准,而与合同类型和合作事项相关。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五十
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第五百五十九条
债权债务终止时,债权的从权利同时消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