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冬季按摩养生要注意三个方面
按摩是中医传统的养生和治病方法之一,在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通过按摩相应的经络穴位,可以刺激人体气血循环,促进人体健康。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阴气重,冬季养生应当以养护阳气为主,最忌耗散阳气,所以不少了解一些中医养生知识的朋友认为,冬季按摩,促进气血运行,容易损耗阳气,是对健康很不利的,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需要辩证的来看待,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冬季按摩会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按摩从其养生原理上讲是调用身体的气血来刺激穴位,以调节与穴位相应的组织器官功能,让失去平衡的系统恢复阴阳平衡,所以按摩确实要消耗一定的阳气,但人体有300多个穴位,并不是每个穴位都会严重的消耗阳气。相反,有不少穴位是有助于人体收敛气机的,还有一些穴位是补阳气的,所以冬季按摩选对穴位,是有助于养生的。
比如关元穴,是主收敛的穴位之一,从秋天阳气收敛开始坚持按摩关元,可以帮助人体更好的顺应自然规律,有利于冬季阳气的潜藏,促进健康。
再比如足三里,是滋补脾胃的第一要穴,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无论什么时候按摩足三里,都能够起到进补的作用。
气海穴是主阳气升发的穴位,冬季按摩气海显然违背闭藏的规律,自然对身体无益。
按摩是很讲究手法的,最基本的手法有补和泻两大类,补的手法讲求缓慢、轻柔,给穴位以轻度刺激,泻的手法讲究频率快、按压力量大,给穴位以重度刺激。冬季除了清除内热必须使用泻的手法外,一般养生都应当使用补的手法,这样有利于避免阳气的耗散,符合冬季养生的要求。
汗为心之液,按摩时间过长或者力度过大,很容易按摩出一身大汗,会损伤心阳,导致身体虚弱,所以冬季按摩应当注意在身体稍微出汗时适当的停止或者减少力度,尽量避免汗水出得太多,以便于防止按摩损伤阳气而损害健康。
经络不通百病自来,养生须先通经络!
经络不通百病自来,养生须先通经络!
中医认为,经络决定人体健康,一旦经络出现堵塞,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
因此,想要养生,保持经络畅通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冬季,大家很重视进补,但是如果经络堵塞,补什么都没有用!
当然,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各种不通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
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还是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是此处经络不通。
疼痛气血不通:冷
疼痛说明经络不通,继而导致气血不通,产生“冷”的感觉。
热气不通:热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供应减慢:酸
身体发酸说明的是经络气血供应过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经络不通的两种形态: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足三里】
经常艾灸足三里可通经活络、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
【涌泉穴】
经常艾灸涌泉穴可益肾通便、宁神降压。
【三阴交】
经常艾灸三阴交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益气。尤其对女性朋友妇科病症有特效。
当人体经络不通畅的时候,会导致身体出现很多毛病,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各位千万不要任性透支自己的身体。
做好冬季养生,能更好防病,更能延长寿命 提倡在气温较低的冬季进行 养生 ,在我国已经有着深远的 历史 记载,中医巨著《黄帝内经》中这样写道:“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意思就是说:处于高寒之地的人们寿命相对较长,而处于气候炎热地带的人们寿命则相对较短。
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确实如我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一样,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人们,其寿命要比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平均要高出10-30岁左右。与此同时,在自然界中的动物们也有类似的情况:海龟被证实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之一,蛇类等冷血动物的寿命也很长,而体温偏高的鸡的寿命相对而言就显得非常之短了。
为何冬季更适合 养生
中医方面认为,在冬季时节,天气寒冷,人体的温度也随之降低,并且细胞代谢缓慢,身体的衰老也在减缓,此时,进行 养生 的身体护理,不但可以帮助人体平稳过冬,也更有利于在春夏时节所损耗的身体元气进补回来。
冬季也是一个万物休憩的季节,人体在此时也是相对慵懒的,但人的胃口却会因为季节的寒冷而有所增加,相比于夏季出汗较多、营养流失较多,冬季的人体能够更多的吸收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储存到身体里让人的体质更加的 健康 。
冬季 养生 能够预防哪些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
冬季的北风寒冷刺骨,人体的呼吸道很容易受天气的刺激而引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并且出现如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咽喉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肺部的感染和发炎等,冬季做好 养生 保暖工作,对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是很有帮助的。
2,消化系统的疾病
冬季早晚温差较大,人的肠胃可能会由于受不了气温的变化而受凉或者是吃了比较寒、凉的食物,导致出现胃部受刺激而引发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季最好是主要胃部的防寒保暖工作,不吃刺激、寒凉的食物,帮助胃部温暖过冬。
3,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显示,冬季是最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季节,尤其是对于一些抵抗力较弱、血管老化的中老年人而言更加的危险,因此冬季要增加保暖防寒工作、增强 体育 锻炼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人体对于疾病的抵抗力。
四类人一定要做好冬季 养生 工作
1,压力大的人
生活和工作中,压力较大的人时常会有阴虚内热的表现,同时会伴随手心、足心发汗、心烦意乱、口舌生疮的症状,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上火”,冬季 养生 则可以帮助降体温、涵养“阴”。
2,脑力工作者
研究证实,大脑是人体最怕热的部位之一,而脑力工作者的大脑时常进行各种“头脑风暴”,导致脑部温度升高、细胞代谢加速,而低温季节有助于大脑清醒,并降低由于高温对脑部的损耗。
3,女性
女性的保健之道主要是“护阴”,而“阴”包含了女性身体所有的液体物质:唾液、血液、消化液、眼泪、分泌物等等,低温的季节可以使得女性体内之“阴”免于高温损伤而更加的温和。
4,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由于身体逐步衰老、器官的能动性下降以及体质的特殊性,在冬季尤其要好好的给身体做好养护工作,但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则需要特别的调理。
冬季 养生 做到“三藏”
一,藏阳
1,护肾阳
中医理论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也就是说人的头部是所有身体阳经汇聚的地方,给头部多注意保暖也可以帮助肾部的阳气很好的保留不损伤。
2,晒太阳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背部是阳、腹部为阴,因此给身体多晒太阳,尤其是背部在冬季要多晒,这样可以起到给身体壮阳气、通经络的作用。
3,饮食之养
小雪节气之后要以清淡、温热的饮食为主,如食用羊肉汤、 养生 火锅等可以帮助身体增加热量;每天可以炖食冰糖雪梨帮助缓解冬季口干的现象;另外,冬吃萝卜也是我国的饮食习俗,白萝卜可以起到益气健脾、清热利尿、预防感冒等作用。水果可以选择柑橘等VC丰富的热性水果来食用。
4,药材之养
古语有言“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季是进补各种膏方的最佳时节,因为此时人体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率都是最高的,中老年人或者是体虚的人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一些性质温和的中药,如阿胶、人参、鹿茸等,也可以适当饮用 养生 酒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
二,藏精
《黄帝内经》指出:肾主蛰、封藏之本,也就是说肾的功能主要是藏精纳气,而冬季尤其注意要封藏肾精。
中医理论中提到,从经络的循环上来看,足三阴经(脾经、肝经、肾经)都是经过足内侧的,而踮起脚尖则可以起到疏通三阴经的作用,使得气上行而帮助肾功能得到改善。
三,藏神
1,早睡晚起
研究证明,在冬季人们晚上的睡眠会比其他季节要来的多一些,早睡可以帮助养足阳气,晚起可以养足阴气,这样就保证了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睡前可以饮一杯热牛奶并用温水泡脚,配合按摩脚部涌泉穴、三阴交可以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2,心神安宁
冬季逐渐寒冷之后对于人的心情影响也是很大的,建议多做运动缓解心情的压力,可以做八段锦、打太极等 养生 运动,帮助心态趋于平静,也可以做搅动舌头、扣动牙齿、转动眼球等传统通经运动帮助身体增加活性、延缓衰老等。
温馨提醒:许多中老年人习惯早起去晨练,但是在冬季时间上就要有所注意,记住“三不宜”:不宜过早、不宜雪天和不宜雾天,最好改为日出后或者下午进行为好。
写在最后: 养生 于每个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身体更加的 健康 有活力,并最终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而 养生 的过程又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活与生命的质量。所以 养生 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 健康 、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积极管理态度。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