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协商是否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途径

探讨协商是否为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途径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劳动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是协商,但协商不是必须的程序。根据《劳动法》,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仲裁或诉讼来解决劳动争议。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所谓协商,是指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协调双方的关系,消除矛盾,解决争议。劳动争议为人民内部矛盾,可以也应当协商解决,但协商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只是国家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这种方式予以法律的认可。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有权申请调解或者仲裁。

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协商解决劳动争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方式,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首先,不同劳动争议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各异,需要律师在协商过程中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和技巧。其次,协商双方的利益、态度和立场差异也可能导致谈判困难。此外,协商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权力不平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需要律师在保护当事益的同时寻找平衡点。为应对这些挑战,律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谈判技巧和法律专业知识,同时注重建立信任和理解,以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结语

协商解决劳动争议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方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选择调解、仲裁或诉讼等程序来解决争议。然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并非必经程序,而是国家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方式的法律认可。在实践中,律师需要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和技巧,处理不同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争议。同时,律师还需处理双方利益、态度和立场的差异,解决权力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作为律师,我们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谈判技巧和法律专业知识,以建立信任和理解,为当事人寻找平衡点,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基本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