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期间变更法人代表故意逃避债务,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或申请诉财产保全,向法院追讨债权。公司恶意逃债时,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清算,并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未及时清算导致财产损失的,债权人可要求赔偿责任;未履行义务导致无法清算的,债权人可主张连带清偿责任;恶意处置财产或虚假报告注销登记的,债权人可要求相应赔偿责任;未经清算即注销登记的,债权人可要求清偿责任。
法律分析
一、欠债期间变更法人,代表故意逃避债务怎么办
1、欠债期间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恶意逃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或者申请诉财产保全,然后向法院起诉追讨债权。
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八条【无偿处分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第五百三十九条【不合理价格交易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公司恶意逃债怎么办
1、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清算
我国法律规定,公司出现解散事由的,应自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自行进行清算、如果逾期不清算,或者虽成立了清算组但故意拖延清算,或者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清算。
2、债权人可以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1)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的,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造成损失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
(2)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怠于履行义务,导致公司主要财产、账册、重要文件等灭失,无法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恶意处置公司财产,或者未经清算,以虚假清算报告骗取公司登记机关注销登记的,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4)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5)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债权人可以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结语
在面对公司欠债期间变更法人、代表故意逃避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可以行使债权人撤销权,或者申请诉财产保全,并向法院起诉追讨债权。此外,对于公司恶意逃债的情况,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进行清算,并要求股东承担连带责任。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未及时进行清算、故意拖延清算,或者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等情况,债权人可以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其他违法行为,如虚假清算报告、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等,债权人也可以追究相应的赔偿责任。在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同时,法律为债权人提供了一系列的救济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九条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