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和艾草是
不同的植物:1. 植株区
别:茵陈属于 菊科植物滨蒿 或茵陈蒿的地 上部分;艾草 属于菊科植物 艾草的干燥叶 。2. 味道
区别:茵陈 气味清香, 味微苦;艾 草味道微苦 ,香味较浓 。3. 外
观区别: 茵陈灰白 色或灰绿 色,茎细 小,质地 脆易断, 呈卷曲成 团状;艾 草表面有 灰白色短 绒毛,叶 片后有灰 白色蛛丝 状绒毛。4. 功效作
用区别:茵陈 有清热利湿、 利胆退黄的功 效,适用于黄 疸、上火等症 ;艾草有温经 止血、散寒止 痛、安胎、调 经的作用,适 用于月经不调 、经行腹痛等 症。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艾叶和茵陈外观的区别
区别:茵陈叶子小,气味小,艾叶叶片大,苦味较重。艾叶多皱缩,破碎,叶片展开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被稀疏的绒毛和腺点,下表面有密集的灰白色丝状绒毛。茵陈,药材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株密被灰白色绒毛,绵软如绒。质脆,易折断。
拓展资料:
艾叶:艾草,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
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茵陈:茵陈,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春季幼苗高6~250px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