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树:别名无花果,为荨麻目、桑科、榕属、荨麻系列植物,原产于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土耳其至阿富汗。我国唐代即从波斯传入,现除东北、西藏和青海外,各省均有无花果分布。它树冠大、叶片大、枝叶茂盛,有良好的吸尘效果,且抗污能力较强,能抵御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硝酸雾、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污染。中医学上用果干入药,能开胃止泻,主治咽喉痛。。
铁杆银茎美观大方,并可散发出清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叶片宽大,果实奇特,夏秋果实累累,是优良的庭院绿化和经济树种。其果实甘美可口,含糖量达15-20%,且富含维生素A、C等营养成分,具有生津、开胃、止泻痢等功能。
颜色分类:绿色_紫色 ;茎形分类:直立 ;叶序分类:互生 ;叶形分类:掌形 ;光照需求:中强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2℃±6℃ ;酸碱范围:6.2±.5(PH)
无花果树植物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皮灰褐色,平滑或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托叶包被幼芽,托叶脱落后在枝上留有极为明显的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厚膜质,宽卵形或近球形,3-5掌状深裂,少有不裂,边缘有波状齿,上面粗糙,下面有短毛。
无花果树种植方法:
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喜光、喜肥,不耐寒,不抗涝,较耐干旱、耐荫、耐盐碱。具有速生、早果、丰产的优点。内陆地区遇-12℃低温,新梢即易发生冻害,因而冬季防寒极为重要。无花果生长势强,并有多次生长习性,幼树新梢及徒长枝当年生长量可达2m以上。萌芽力、发枝力都较弱,骨干枝生长明显,其上潜伏芽较多。寿命很长,可达数十年。
无花果树繁殖方式:
无花果的繁殖方式有多种,但一般多采用扦插繁殖,一年内多个月份都可扦插,成活率高。用粗度适宜、剪口平整无毛茬、无劈裂,长度在20厘米左右的插条进行扦插。要因地适宜先将地整细、施肥做床,一般床宽50厘米,床高33厘米左右,或做35厘米的小垅,垅距35厘米左右,随做垅,随扦插,随浇水,扦插深度17—18厘米。扦插时间应掌握在当地能愈合生根期前3天左右,此时扦插可减少外界不良气候的影响,其愈合生长速度快。
无花果树开花形态:
其实无花果并非无花。其花序肉质膨大、下凹成中空的球状体,凹陷的内壁着生许多无梗的单性小花,植物学上称为“隐头花序”,从而形成无花果树特有的花托。花期4-5月,果自6-10月。雄花生于瘿花序托内面的上半部,雄蕊3。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聚花果梨形,熟时黑紫色。瘦果卵形,淡棕黄色。很多人以为是一年两次成熟,其实是一年的6月至10月都产果,因质量不同而区分夏秋两种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