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槭:别名糖枫,为无患子目、无患子科、枫属、无患系列植物,原产于北美洲东部,野生主要分布加拿大新斯科舍、安大略省,美国佐治亚州等地。1785年命名。我国已引进近百年,为重要的用材树种,木质坚硬,强度较高、极为耐磨、经久耐用、美观有光泽,是制作家具、地板、书柜和乐器等的上等原料。含糖量很高,15年以上可采割树叶制糖,每株可连续产糖50年,有的可达百年以上。用糖槭树液熬出的糖浆,香甜如蜜,俗称“枫糖”,营养价值很高,可与蜜糖媲美。枫糖的用途很广,除供食用外,还可用于食品加工。。
树干通直挺拔,树冠浓密,叶形为羽状复叶对生,叶色变化多彩,夏季翠绿,秋季转黄或变红,色彩艳丽。作为观赏林背景,景色壮观如火如荼,如灿烂朝霞,十分美丽,是优良的行道树、风景树、观赏树、防护林树种。
颜色分类:红色_黄色 ;茎形分类:直立 ;叶序分类:对生 ;叶形分类:掌形 ;光照需求:中强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2℃±5℃ ;酸碱范围:6.8±.5(PH)
糖槭植物特征:
多年生落叶乔木,株高可达45m。树势典雅而雄伟,树冠近圆形或者卵形。芽呈灰褐色,小而尖,类似圆锥形。叶对生似掌状。5深裂,基部心形,先端渐尖,叶缘有具齿,与叶片接近等长,断裂时伴有糖液外流。生长季节叶色多为浅绿或深绿色,秋季叶片常变为金黄、橘红、橘黄等颜色,叶色丰富绚丽,使得其成为营造北美壮丽秋景的主要树种。
糖槭种植方法:
喜光、冷凉,较耐干冷、干旱、瘠薄、修剪,不耐盐碱,适应性强,根萌芽性强,生长较缓慢。在多种土壤类型下都能生长,其中以疏松深厚肥沃、湿度中等、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优。土壤pH5-7.2。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在土表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深翻土地、整平苗床。栽后要灌透定植水,封土保墒,促进根系生长。树龄可达百年以上。
糖槭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秋季在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株上采种,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采种,采后晾两三天,去杂袋藏。春季播种前20-30天,用40℃温水浸种,水自然冷却后换清水浸泡24小时,每10小时换一次清水。捞出后控干,待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均匀撒到平整的床面上,覆土厚度为1-1.5cm。播后盖草帘,保持土壤湿润。苗期管理:一般播种后5-7天即可出苗,约60%的种子出苗后揭去草帘,保持土壤湿润。
糖槭开花形态:
伞房状花序,无花瓣,花萼5片,花为黄绿色,一般4月初开放。果为双翅果,双翅透明,形似小飞鹅,多在9-10月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