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椿:别名香洋椿_墨西哥椿_香洋椿木,为无患子目、楝科、洋椿属、无患系列植物,原产于北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洪都拉斯、圭亚那和委内瑞拉,野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热带地区,我国广东、海南有引种。1759年命名。树干通直,圆柱状,具板根,喜散生,可利用“四旁”零星栽植,生长快,成材早。入药可治风寒感冒、胸痛、胃溃疡岀血、湿气下痢、脏毒、疝气痛等。。
其株形观赏性较强,可以做园景树、行道树、大型盆栽。嫩芽及新叶可作蔬菜食用,风味特殊。木材特性近似于桃花心木,但较轻,为浅棕色到深红棕色。可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划艇、船板等,也可用于室内装饰。
颜色分类:粉色_绿色 ;茎形分类:直立 ;叶序分类:对生 ;叶形分类:卵形 ;光照需求:中强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5℃±5℃ ;酸碱范围:6.4±.5(PH)
洋椿植物特征:
小型乔木,株高10m左右。小枝无毛,有散生皮孔。叶连柄长30cm左右,有小叶8-9对。小叶膜质,卵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而锐,基部不等侧,圆形,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10-12条,纤细,网脉两面均明显。其木材纹理略粗,木材有芳香味,容易加工,坚实耐用,握钉力强。
洋椿种植方法:
原生地气温为11-36℃,年降水150-500cm,相对湿度75-85%,2-5月为干季,其余月份湿度相对较大。喜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在雨林中,适应各种土壤,但主要生长在石灰岩壤土上。造林地宜选阳坡地,土层较厚,肥沃湿润的地方。秋、冬季进行整地。如遇春旱,可截干造林,从苗木离地面高5-7cm处切干,浆根后定植。每年4-5月和9月各进行抚育1-2次,并注意防止牛羊啃食幼林枝叶。
洋椿繁殖方式:
熟时果实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宜选择10-25年生健壮母树采种。蒴果熟时易开裂,种子飞散,故须及时采收,采后摊开晾干,取出种子,去杂后盛入袋内干藏备用。苗圃地宜选择阳光适中、土壤疏松、湿润的沙壤土。因种子细小,整地时注意碎土起畦,采用条幅播,播后用小眼筛筛草皮灰盖种,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加盖草保湿。待苗长高10cm左右,可进行分床移植。
洋椿开花形态:
3-4月开花,10-11月果熟。圆锥花序顶生,短于叶,无毛,分枝,枝和小枝纤细。花长椭圆形,萼5齿裂,有散生微柔毛。花瓣淡白色,长椭圆形,两面均被灰色小柔毛,短尖。花盘长柄状,无毛,花柱和子房无毛。子房每室有胚珠12颗。蒴果长椭圆形,无毛,有苍白色的皮孔。花期3-4月,果熟期1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