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芽竹:别名毛芽竹,为禾本目、禾本科、刚竹属、竹子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浙江。1980年命名。笋体的氨基酸含量与毛竹笋相似,但其酪氨酸含量比毛竹笋明显低。。
其竹笋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美味大众菜肴,且营养丰富,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纤维素,及磷、铁、硒、锗等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且竹笋不会产生白色结晶,利于制作罐头。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茎形分类:直立 ;叶序分类:互生 ;叶形分类:披针 ;光照需求:中弱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18℃±5℃ ;酸碱范围:6±.5(PH)
乌芽竹植物特征:
株高7-8m,粗3-5cm,具较短而斜上伸展的分枝,致使外形窄狭,呈塔形。幼竿绿色,微被白粉,无毛。竿环与箨环均中等隆起。箨鞘背面墨绿色,下部有时带紫红色,箨边带黄褐色,有多条紫黑色纵脉纹,若生于竹林内部的竿箨,则箨鞘可变为深绿色,其上脉纹为紫色,无斑点,无毛或稀可微被疏毛。末级小枝具2-3叶,叶耳及鞘口繸毛均不明显,叶舌背面密被细毛,有时基部生长粗毛,叶片带状披针形。
乌芽竹种植方法:
适于年平均气温14-20℃地区、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生长,在pH值8.5左右的碱土和含盐0.1%的土壤中亦能生长,但忌排水不良。成林竹园一般每年要松土2次,7月与2月各1次,浅削林地7-10锄,清除老鞭竹兜,结合施肥翻入土中。每年冬季每公顷林地加客土75-150吨,增加土温,提高竹笋品质。
乌芽竹开花形态:
笋期4月底至5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