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布亚猪笼草:别名,为石竹目、猪笼草科、猪笼草属、猪笼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菲律宾辛布亚岛(贵亭山)特有的猪笼草品种,1996年的一次远征探险中被发现。野生于1200-1600m的高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6年发表的濒危物种。。
不善于攀爬,叶片革质,呈流线披针形至汤匙形。叶片呈黄色至深绿色,中脉呈浅绿色。叶前部尖细,叶后部缓缓缩小。下位笼呈桶状,上位笼很少出现,且较小,颜色比下位笼淡很多,颜色发白。
颜色分类:绿色_棕色 ;茎形分类:匍匐 ;叶序分类:单生 ;叶形分类:筒形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全年 ;培育难度:很难 ;适宜温度:24℃±5℃ ;酸碱范围:6±.5(PH)
辛布亚猪笼草植物特征:
笼蔓通常是笼子高度的1至2倍,捕虫笼从笼蔓的末端长出。在笼子前部有一对不宽于3mm的翼。笼口呈椭圆形,并且与地面几乎是水平的。唇向外翻卷成圆柱型。唇颈极短。腺体区在整个捕虫笼上都有分布,每平方cm约有200-500个。盖子呈卵形或心形。盖子前部圆滑,没有附属物。
辛布亚猪笼草开花形态:
总状花序。一个小花梗就带有一朵花,通常没有苞片。花被为长方形。果荚可达22mm长,披针形。种子均可达8mm长,丝状,并且缺少普通猪笼草种子两端具有的纸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