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头黄竹:别名原竹_横竹_山竹_草竹_青竿竹_鼓节竹,为禾本目、禾本科、簕竹属、竹子系列植物,原产于亚洲中国广东、广西、四川、福建、江西等地。野生海拔350-500m,溪河沿岸和低山坡地及屋前屋后,田边地角。1946年命名。由于其生长迅速,根系深达几十米,可以有效固定沙土、减少水土流失,也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场所,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竹笋、叶片及茎秆干燥的中间层可入药。竹笋被称为“竹之宝”,含丰富蛋白、脂肪、糖类、纤维素、多种矿物质。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利尿通便等功效,还被广泛作为蔬菜食用。。
我国常见竹类,经济及实用价值较高。茎细长柔韧,韧性和延展性强,可制作各种工艺品和日用品。如毛笔、编织品、竹筏、竹伞、竹网、纸张、纸笺等。还可制成竹布,用于保暖、防水、防潮,绿色环保。花语:侥幸,9月24日生日花。
颜色分类:黄色_绿色 ;茎形分类:直立 ;叶序分类:互生 ;叶形分类:披针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2℃±5℃ ;酸碱范围:6±.5(PH)
硬头黄竹植物特征:
竿高5-12m,直径2-6cm,尾梢略弯拱,下部劲直。节间长30-45cm,无毛,幼时薄被白色蜡粉。节处稍隆起,偶在竿基部第一节的箨环之上方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或第二节开始,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显著较粗长。叶片线状披针形,上表面无毛或仅近基部被疏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细尖头,基部楔形,次脉4-9对。
硬头黄竹种植方法:
坡度在30度以下的地区,小片或四旁零星栽培。年平均气温15-18℃左右,最低月平均气温不低于4℃,绝对低温常年不低于0℃。年降雨量100cm以上。当年出笋的幼竹木质化程度低,如温度低于0℃时往往受冻形成千稍不能成竹。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格,pH4.5-7均可,比较紧实的山地土壤也可正常生长,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中生长良好。土壤贫瘠则生长不良。硬头黄竹需要充足的光照,生长在林冠下或背光的条件下均生长不良。
硬头黄竹开花形态:
生长期长,成熟期2-4年。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枚乃至多枚簇生于花枝各节,当多枚簇生成丛时其中多为不孕小穗,单生者则多为发育良好的孕性小穗,含小花3-7朵,基部托以数枚具芽苞片。小穗轴节间形扁,无毛,顶端膨大呈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