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叶泥炭藓:别名,为泥炭藓目、泥炭藓科、泥炭藓属、苔藓系列植物,原产于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高寒沼泽地区。1851年命名。植株可入药,能清热消肿、治疗皮肤病。泥炭藓目仅有1科,全世界约有300余种。泥炭藓属为代表属,约100余种。泥炭藓可吸蓄为其自身重量的20-25倍的水分,如果在森林地区过分生长,往往会导致森林的毁灭。。
观赏性强,是很好的造景植物。此外,它植株空隙很大,叶片含有大型的贮水细胞,可以吸收高达本身重量20倍的水分,还疏松蓬松,具有极佳的透气性,很适合作为栽培花卉草木的保水基质。
颜色分类:橙色_绿色 ;茎形分类:匍匐 ;叶序分类:丛生 ;叶形分类:羽形 ;光照需求:中弱 ;开花季节:无花 ;培育难度:较易 ;适宜温度:18℃±5℃ ;酸碱范围:6±.5(PH)
弯叶泥炭藓植物特征:
原丝体呈片状,植物体柔软,灰白色或灰绿色,植株最高可达数十厘米,呈垫状生长。茎纤细,单生或稀分枝,表皮细胞大形,无色,有时具水孔和螺纹。叶细胞大形,无色透明,具水孔和螺纹加厚,间有狭长形的绿色细胞。
弯叶泥炭藓种植方法:
生长于高山和林地的沼泽中,或经常有滴水的岩壁下洼地及草丛内,四季均生长。
弯叶泥炭藓繁殖方式:
孢蒴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盖裂,由柔弱、透明的假蒴柄自茎顶伸出,孢子四分型。
弯叶泥炭藓开花形态:
不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