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路不拾遗国语辞典是什么

路不拾遗国语辞典是什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路不拾遗的国语辞典是:⒈ 路人看见道路上的失物而不会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也作「道不拾遗」、「路无拾遗」。引:《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路不拾遗[lùbùshíyí]⒈路人看见道路上的失物而不会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也作「道不拾遗」、「路无拾遗」。引《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成语解释路不拾遗。

路不拾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路不拾遗详细内容】

见“道不拾遗”,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也作“路不拾遗”。

二、汉语大词典

谓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郑棨《开天传信记》:“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亦作“路无拾遗”。《孔子家语·相鲁》:“长幼异食,彊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

三、辞典修订版

路人看见道路上的失物而不会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也作「道不拾遗」、「路无拾遗」。

四、其他释义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五、关于路不拾遗的造句

1、回陛下,张连峰任职期间,仁爱于民,仁孝治民,所管辖临淮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年年赋税超额完成,在泗州内算是头筹的县府。

2、路不拾遗,固为人们所倡导,但如此似乎脱离了现实。

3、在和平年代,假如所有公民都能守住常德,诚信自律友善不偷不抢不贪,真正实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人心情舒畅,家家安居乐业,试问,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吗?

4、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5、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妖魔鬼怪驱于山林,携天威皇恩以镇百魔,浩荡万邪,凛冽诸妖,魑魅魍魉皆服于帝座之下!

6、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纯朴,四邻友好。

六、关于路不拾遗的诗句

路不拾遗知政肃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路不拾遗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