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冠履的拼音

冠履的拼音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冠履的拼音是:guān lǚ。

冠履的基础解释是:亦作/'冠屦/',见“[[冠履]]”。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引证解释是:⒈ 亦作“冠屨”。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引:《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楚辞·王逸<九思·悼乱>》:“茅丝兮同综,冠屨兮失絇。”原注:“上下无别。”宋文天祥《己卯岁除》诗:“冠屨失其位,侯王化畸贱。”章炳麟《国家论》:“汉土学者视政府无足重轻,然犹云尊卑有分,冠履有辩,君臣有等。虽无用,而不可不立。”。综合释义是:亦作“冠屨”。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楚辞·王逸<九思·悼乱>》:“茅丝兮同综,冠屨兮失絇。”原注:“上下无别。”宋文天祥《己卯岁除》诗:“冠屨失其位,侯王化畸贱。”章炳麟《国家论》:“汉土学者视政府无足重轻,然犹云尊卑有分,冠履有辩,君臣有等。虽无用,而不可不立。”冠履[guānlǚ]礼仪。比喻上下有定分。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采三王之礼,冠履粗分。」。国语辞典是:⒈ 礼仪。比喻上下有定分。引: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采三王之礼,冠履粗分。」。辞典修订版是:礼仪。比喻上下有定分。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采三王之礼,冠履粗分。」。7、其他释义是:1.亦作'冠屦'。2.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

冠履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冠履详细内容】

亦作/'冠屦/',见“[[冠履]]”。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

二、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冠屨”。帽与鞋。头戴帽,脚穿鞋。因以喻上下、尊卑。引:《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於首;履虽新,必关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楚辞·王逸<九思·悼乱>》:“茅丝兮同综,冠屨兮失絇。”原注:“上下无别。”宋文天祥《己卯岁除》诗:“冠屨失其位,侯王化畸贱。”章炳麟《国家论》:“汉土学者视政府无足重轻,然犹云尊卑有分,冠履有辩,君臣有等。虽无用,而不可不立。”

三、网友释义

冠履,汉语词汇,出自《史记·儒林列传》等书,释义为头戴帽,脚穿鞋。

四、国语辞典

⒈ 礼仪。比喻上下有定分。引: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采三王之礼,冠履粗分。」

五、关于冠履的造句

1、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2、至如陵庙巡幸,王公册命,则盛服冠履,乘彼辂车。

3、然耽乐嬉游,昵近群小,至自署官号,冠履之分荡然矣。

4、以堂堂中国,与之互市,冠履倒置。

5、今天主要商议的是萍萍婆婆的事,各位官员莫要冠履倒置。

6、东汉初期,锡光、任延分别任交趾、九真太守,教其民耕稼,制衣冠履,设媒娉,立学校。

六、关于冠履的诗句

荒居简冠履  柏梁冠履应星辰  冠履纷倒颠  岂不惜冠履  何当谢冠履  冠履从来懒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冠履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