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鹄的造句是:郑正鹄在天水任上,秉公办事,严惩赃官污吏……成为清末以"廉洁奉公"着称的清官之一。
正鹄的拼音是:zhèng hú。注音是:ㄓㄥˋㄍㄨˇ。结构是:正(独体结构)鹄(左右结构)。
正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正鹄详细内容】
⒈箭靶的中心。引《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郑玄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鵠。”陆德明释文:“正、鵠皆鸟名也。一曰:正,正也;鵠,直也。大射则张皮侯而栖鵠,宾射张布侯而设正也。”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诗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鵠岂无缘。”王闿运《李仁元传》:“然子知射乎?志正体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⒉正确的目标。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肤落毛,失诸正鵠,迟迴白门,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块。”孙中山《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纵未能完全达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则有断然者。”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学生彻底明白体育的目的,是为锻炼自己的身体,不是在比赛争胜上,要使他们望正鹄做去。”
二、综合释义
箭靶的中心。《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鵠,反求诸其身。’”郑玄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鵠。”陆德明释文:“正、鵠皆鸟名也。一曰:正,正也;鵠,直也。大射则张皮侯而栖鵠,宾射张布侯而设正也。”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诗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鵠岂无缘。”王闿运《李仁元传》:“然子知射乎?志正体直以求正鵠,此射者之所能也。”正确的目标。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肤落毛,失诸正鵠,迟迴白门,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説,聊舒胸中磊块。”孙中山《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纵未能完全达到,然不失正鵠,以日躋於光明,则有断然者。”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学生彻底明白体育的目的,是为锻炼自己的身体,不是在比赛争胜上,要使他们望正鹄做去。”正鹄[zhènghú]箭靶的中心,引申为目的。《礼记.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三、汉语大词典
(1).箭靶的中心。《礼记·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郑玄注:“画布曰正,栖皮曰鹄。”陆德明释文:“正、鹄皆鸟名也。一曰:正,正也;鹄,直也。大射则张皮侯而栖鹄,宾射张布侯而设正也。”唐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遇》诗之一:“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鹄岂无缘。”王闿运《李仁元传》:“然子知射乎?志正体直以求正鹄,此射者之所能也。”(2).正确的目标。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丁卯之秋事,附肤落毛,失诸正鹄,迟回白门,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聊舒胸中磊块。”孙中山《北伐宣言》:“革命之目的纵未能完全达到,然不失正鹄,以日跻于光明,则有断然者。”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只要在心理上使学生彻底明白体育的目的,是为锻炼自己的身体,不是在比赛争胜上,要使他们望正鹄做去。”
四、国语辞典
箭靶的中心,引申为目的。正鹄[zhēnggǔ (又音)zhènggǔ]⒈箭靶的中心,引申为目的。引《礼记·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五、关于正鹄的成语
六、关于正鹄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