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仪注网络解释

仪注网络解释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仪注的网络解释是:仪注仪注是一个汉语词语。

仪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仪注详细内容】

1.指测天的法式。2.制度;仪节。3.称婚、丧、会见等事的礼单

二、引证解释

⒈指测天的法式。引《后汉书·律历志中》:“衡兴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⒉制度;仪节。引南朝梁沉约《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太极殿前,纳舄升阶。”《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张耆﹞第八子得一知贝州,王则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明张煌言《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茅盾《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白布,那会议就不够正式。”

三、国语辞典

天文的法则。仪注[yízhù]⒈天文的法则。引《续汉书志·第二·律历志中》:「衡、兴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⒉礼节。引《南史·卷六五·陈文帝诸子传·鄱阳王伯山传》:「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阙。」《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⒊称婚、丧、会见等事的礼单。也作「仪适」。

四、其他解释

1.天文之仪法也。《后汉书·律历志》:「尚书郎张衡周兴,参案仪注者,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

五、关于仪注的成语

地主之仪  凤皇来仪  凤凰来仪  汉官威仪  鸿渐之仪  九十其仪  

六、关于仪注的造句

1、天授元年。寿春郡王成器兄弟五人初出阁。同日受册。有司撰选仪注。忘载册文。及百僚在列。方知阙礼。宰相相顾失色。中书舍人王教。立召小吏五人。各令执笔。口授分写。同时须臾俱毕。词理典赡。时人叹服。王溥 

2、传承孝道,尊老敬长;知书达礼,礼让三分;助人为乐,爱心无限;诚实守信,明白礼仪;注重环保,践行低碳;文明公约,你我共守;廉洁清风,弘扬正气!

3、尤悉历代故事,仪注、丧礼皆能裁正。

4、南郡王昭业冠,求仪注未有前准。

5、高祖命牛弘、辛彦之等采梁及北齐《仪注》,以为五礼云。

6、案群议,斟酌旧仪,梁昭明太子《丧成服仪注》,明文见存,足为准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仪注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