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作业的命题性质及规模
该设计为一特殊的旅馆设计,与正式的旅馆相比,具有功能相对简单,住户比较固定等特点。规模要求为50标准间,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
2、设计作业特征与要求:
基本要求:拟兴建一座规模为50标准间的留学生公寓,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要求满足留学生居住和学习生活的基本功能;注意建筑空间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解决建筑布局与功能、场地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与歌乐山等外围的景观关系。
面积指标:
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
标准间40套左右,设卫生间,每套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
套间10套左右,设卫生间,每套50平方米左右;
接待会客厅100平方米;
休息活动室100平方米;
值班管理房100平方米;
厨房及餐厅300平方米。
3、基地特征的说明:
基地所在地:该基地位于校园内,与档案馆等建筑相邻。
基地地形特征:该基地为一西边为弧线、东边为三角折线的不规则四边形。用地的高差近4米,为西北坡向,但坡地大都集中于东南角,场地的其余部分比较平坦。基地南边与一道路相接,北边为一道保坎,使基地与北边的道路形成最大处达3米的高差。
4、设计说明:
本设计的命题性质及基地的特征决定了在设计中要着重解决好的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处理好新建筑与大学校园内原有文脉的关系,也即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第二:如何处理好新建筑的空间,使其符合留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也即如何形成良好的局部社会环境;
第三:如何处理好新建筑与歌乐山等景观及基地地形的关系,也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就成为了这个设计构思的主线。
具体而言:
首先,在设计中保留了东南角的竹林、现有的水池及大树,并对目前的对外招待所餐厅所在小楼进行改建,此举既节省施工量及资金,又达到延续一段历史的作用——现有建筑物是对一段历史的纪录,不应被轻易的抛弃。
与此同时,在设计新建筑的形体时注意了使其与周围建筑在体量上不发生冲突,在保证不显得过分低调之余,反映出追求秩序、内敛的传统东方美学的审美情趣;在设计新建筑的立面时,则有意的参照了现有建筑的风格,并借用了校园内原有建筑物的符号。最终通过这些手段的使用完成了新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对话。
其次,在设计中考虑到留学生,特别是来自西方的留学生,与传统的东方人相比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包含更多的交际活动,而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就学业进行交流也显得十分重要。
故在新建筑中通过使用放大局部走道空间、设置活动平台、观景台等手段为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空间。希望借此可以使建筑物发挥一定的社会向心功能,并最终可以促进留学生间这种特殊邻里关系的发展。
最后,对地形的有效利用也是着重考虑的一方面。这主要包括:(1)利用北面道路与基地存在的高差,将基地向内挖入一部分,作为停车场,建筑也顺势形成了吊脚的形式。(2)利用北边道路与基地高差最大处达3米的特点,将厨房下挖1.5米后,在北边设置厨房后勤入口,与南面的主入口一起,为不同人员的分流及理清流线提供了条件。
5.主要经济指标:
用地面积:35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053.6平方米;
容积率:0.87
各主要功能房面积:
标准间:32.4*40=1296平方米;
套间:64.8*9=583.2平方米;
管理:99.36平方米;
门厅、会客:174.96平方米;
厨房:211.68平方米;
会议、活动:155.52平方米;
餐厅:155.52平方米。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