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郡:秦置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此之袁氏为淘涂裔孙直系地望。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属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拼音是:yuán。笔画是:10。部首是:土
袁的结构是:上中下结构,笔顺是:横、竖、横、竖、横折、横、撇、竖提、撇、捺。
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袁姓郡望 【点此查看袁的详细内容】
陈郡:秦置陈郡,治所在陈县(今河南省淮阳)。西汉淮阳国,东汉陈国,献帝时改陈郡,均治陈县(今淮阳)。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此之袁氏为淘涂裔孙直系地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属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此之袁氏为陈郡袁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袁安。
二、关于袁的组词
三、关于袁姓姓氏源流
一、袁yuán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及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彝、傣、壮、白、回、水、苗、瑶、锡伯、布依、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亦作‘辕’,亦作‘爰’。妫姓,舜后,陈胡公之裔。胡公生申公,申伯出靖伯,……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世为陈上卿。”(按:或“第九世孙”)又,《中文大字典》注引《袁枢年谱》载:“袁,通爰、辕、榬、溒、援,一姓六字五族之异。”后或改为衡氏。汉代有袁盎(亦作“爰盎”)、袁安;东汉有袁绍;唐代有袁天纲;明代有袁宏道、袁宗道弟兄,文学家;清代有袁枚,钱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