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黏液性肠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IBS病因复杂,症状较多且易反复,不能单纯依靠特定的药物治疗,需按不同个体采用综合性的全身性治疗。
生活和饮食调节
避免诱发因素,饮食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品。对便秘、腹胀者,可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素,但不易产气的饮食,避免过食及零食。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应少吃含粗纤维的食品。
精神治疗
精神状态与肠道症状密切相关。医务工作者要以同情和负责的态度向病人解释疾病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应解除病人许多疑虑的心态,使其消除恐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应用镇静、抗抑郁治疗。可用去郁敏50mg, 3次/d,或盐酸氟西丁(百忧解,Prozae)20mg/d,或用氟哌噻吨/二甲胺丙/二甲胺丙烯(黛安神),每天上午2片,口服,以缓解其精神异常,使腹痛等不适得以缓解。亦可选用阿米替林25mg,2次/d、多塞平25mg,2~3次/d,睡眠差者服***(安定)等。
药物治疗
虽可减轻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故应合理用药,并避免滥用药。
二、黏液性肠炎的症状
每每当换季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小疾病,当然黏液性肠炎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能都希望可以找到最好的治疗黏液性肠炎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其实大家不必担心,治疗黏液性肠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黏液性结肠炎(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与胃肠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时存在。需要经过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
症状
(1)腹痛、腹部不适:常沿肠管有不适感或腹痛,可发展为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后缓解。有些食物如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浓烈调味品、酒、冷饮等,可诱发腹痛。但腹痛不进行性加重。睡眠时不发作。
(2)腹泻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亦可发生于其余时间,但不发生在夜间。偶尔大便最多可达10次以上。但每次大便量少,总量很少超过正常范围。有时大便仅1~2次,但不成形。腹泻或不成形便有时与正常便或便秘相交替。
(3)便秘:每周排便1~2次,偶尔10余天1次。早期多间断性,后期可持续性而需服用泻药。
(4)排便过程异常:患者常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便急等症状。
(5)黏液便:大便常带有少量黏液。但偶有大量黏液或黏液管型排出。
(6)腹胀: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一般腹围不增大。
三、什么是粘液性结肠炎
什么是粘液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是结肠炎的一种表现症状,粘液性结肠炎因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可以出现便秘。下面就让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1.便秘常和腹泻交替出现,单纯便秘者较少见。而且,病人对各种刺激都十分敏感,常可伴有精神诱因或可因饮食不适,或对外界环境的改变不能适应(如遇冷、疲劳、情绪、生活习惯改变等)而诱发。便秘时大便硬,呈栗子状。腹泻时大便伴有粘液,呈粘液冻状,在显微镜下检查仅有很少的白细胞。
2.便秘表现为排便困难,有便意,一日数次排便,而排出量很少,在下腹常能扪及条索状包块,肛门指诊直肠空虚。
3.常伴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痛部位主要在肚脐周围或左下腹,排便前疼痛加重,排便或排气后疼痛就可缓解。
4.钡剂灌肠可见结肠痉挛,袋形增多,粘膜纹正常。
大家通常认为中成药安全而喜欢长期服用,这种想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实际上尽管多种中成药具有通便作用,但如果长期应用于粘液性结肠炎的治疗,应注意中成药中的成份和副作用。长期服用含有大黄、酚酞、番泻叶或者芦荟等成份会损伤结肠黏膜和神经,有发生结肠黑便病和惰性结肠的可能,同时对于合并有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便秘患者,还可能造成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问题。
四、治疗结肠炎的偏方
1.香椿鱼
鲜香椿叶100克,面粉、水、盐适量。将鲜椿叶洗净,切碎,面粉加适量水和盐调成面糊,然后将香椿叶放入面糊内调匀。
烧热锅,放植物油,烧至油六成熟时,把糊料用勺徐徐倒入油锅内,成条索状,形成一条小鱼。炸黄熟透后捞起即成。
2.陈皮椒姜焖竹丝鸡
竹丝雄鸡1只,陈皮3克,高良姜3克,胡椒6克,苹果2个。将竹丝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陈皮、高良姜、胡椒、苹果洗净。
把全部用料葱、醋、酱油和匀,放入锅内,加少量水,温火焖熟,调味即可。随量食用。
3.砂仁焖猪肚
猪肚500克,春砂仁10克,花椒、花椒粉、葱花、生姜各少许。将猪肚用盐、清水反复漂洗干净,并放入开水中泡去膻味,刮除白膜,备用;春砂仁洗净、打碎,生姜切片。
把砂仁放入猪肚内,起油锅,用姜燥香猪肚,然后加水、调味,温火焖熟。最后下花椒、胡椒粉、葱花、略焖,去砂仁,猪肚切条即成。随量食用。
4.枣蔻煨猪肘(猪蹄)
猪肘1千克,红枣60克,红豆蔻10克,冰糖180克。将猪蹄刮洗干净,放入沸水锅内煎去腥味,捞出。红枣洗净,红豆蔻拍破,装入干净的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待用。
在砂锅的锅底上垫几块瓷瓦片,再放猪蹄、清水(适量)入锅。用武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加冰糖,(先将其中三分之一的冰糖炒成深黄色糖汁),红枣、红豆蔻,烧1小时,转用温火煨约2小时,煨至猪蹄熟烂,取红豆蔻不用,起锅装盆即可。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