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间厨房的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些都是使用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他们为了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来到自己家中作客。
2018年2月,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荣获“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
2021年2月17日,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荣获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21年7月,入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名单。
2021年11月,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
2022年1月,被评为“2021年江西暖心人物”。
万佐成,男,汉族,1954年7月生,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石泉村村民;熊庚香,女,汉族,1956年3月生,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石泉村村民。二人系夫妻。
“炉子烧起来了,火就不能灭。”万佐成夫妇在医院旁边一条小巷里开办了一家“爱心厨房”,十八年如一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家属提供锅碗瓢盆、炉灶煤火、油盐酱醋,象征性地收1块钱成本费,只为让病人吃上热气腾腾的“家的味道”。全年365天的忙碌无休、执着坚守,源自他们内心的善良。
一炉“多余的火”,给因病陷入困境的家庭献上爱心。2003年,万佐成夫妇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旁边的石泉村,支起一个煤炉,售卖现炸的油条、麻团。夫妇俩至今还清晰记得一个场景:一天早上,他们炸完油条后,炉火还挺旺。一对四十来岁的夫妻,推着自行车走来,车上坐着一名十来岁已截肢的孩子。“老板,你们炉子里剩下的火,可不可以让我们炒个菜?我给你点钱。孩子在医院治病,就想吃妈妈做的菜。”带着哽咽的请求,让万佐成夫妇听得鼻子发酸。他们二话不说,连忙腾出炉灶,拿出铁锅和调味品:“你们来炒吧,这是多余的火,不要钱!”正是这炉“多余的火”,让万佐成夫妇意识到,可以为那些家庭做些什么。从此之后,“多余的火”便在病人家属间传开了。
一条“暖洋洋”的巷子,成为病人及家属抚慰心灵的温馨港湾。为了让病人家属随时能够炒上菜,即使在非就餐时间,“爱心厨房”也始终有几个炉灶烧着煤,冒着热腾腾的水汽。有了万佐成夫妇的付出和奉献,这条暖心的巷子成为很多人治病过程中的温馨港湾。
一面“有故事”的墙,成为万佐成夫妇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帮到了病人我们就开心。”万佐成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大家、温暖了社会。许多人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墙上,邀请夫妇俩日后有机会去他们家乡做客。一年年春去秋来,墙壁上已经写满了笔迹不一的电话号码,每一个号码背后,都是一段暖心的回忆。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