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20__学年度第一学期
茶山镇中心小学信息技术科总结
江XX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能缩短差距”。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然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通过后天的有目的培养才能获得,为了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总结了经下几点经验:
一、激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的最好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例如,在学习图画的移动、旋转、改变大小等项操作时,我利用“金山画王”软件作为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我采用情景教学法。首先利用大屏幕向同学们展示一幅美丽的大森林,有各种可受的动物──老虎、狗熊、狐狸、野兔、小鸟、松鼠等,同学们一下子被这美丽的图画吸引住了。在这时,我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人新课“在美丽的大森林中生活着许许多多动物,可是,随着人们的乱伐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的破坏,动物越来越少,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动物王国决定召开大会,让各地的动物都来参加。今天,我们用学过的方法,在大森林的背景图上,填上你们喜欢的动物,将它们变多、变形、转向,使我们的图画更加美丽。”导语刚说完,学生就争着开始画了,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发挥思维创造力,画呀涂呀,一会儿,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便跃然纸上,这时,我又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还可以创新、变化颜色,勾勒出更加神秘莫测的大森林。学生这时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创作的潮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最后我将画得好的作品让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展示。整节课,我将学习新操作技能融入绘制美丽的图画中,让学生
在美的熏陶中掌握了技能,让学生在想象、兴趣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设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疑”字开始,牛发现万有引力也是从对苹果落地的疑问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巧妙地设疑,启发学生从疑难中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留给学生多一点的创造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统一问题。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告诉每一位信息技术老师:只有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积极思维源于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消化、吸收。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重视指导,处理好讲解与实践的关系。善于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及时指导,这样易于学生克服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并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决心。在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现教学互动效果,启动学生学习,积极思考,让其创新思维不断地开发。
例如在教给学生"画笔"时,在作业中给他们提出:怎么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结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法。如有的学生,美术观念较强,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用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而有的聪明但比较喜欢投机的学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现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由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这样教师善于设置疑问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新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埋下了伏笔。
三、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创新就是要求异,不要雷同,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就是成功。我还积极发现学生创新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
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于是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浙大广播系统,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的学生得到我的表扬,高兴万分,
创作越来越起劲,就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创作的思想大胆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再如在讲画小房子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想象,我先用多媒体演示了几何图形搭建的小房子的图画,然后依次提问:
①图中的小房子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房子呢(学生会很容易讲出生活中见过的各种各样的房子的形状出来,让学生形成真实的表象)
②除了现实中的房子,你们还可以想象出什么样的房子(让学生从刚才的表象出发进行想象,创新,形成新的东西)
就这样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头脑中具备了新图画的大致形象,但这种表象是头脑中的。接下来,我要求学生再在实践操作中创造出来,然而预想的效果往往与实际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学生还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或与同学讨论或自己想办法,进行再修改,进行新一次的创作。这时学生的思维又得到启发,一些更好的想法也随着创作出来了如此反复经过多次的想象和创作,最后有的同学用苹果瓣来做房子的烟囱;有的用大树作为房子的外壳,上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住在那里呢;还有的用香蕉皮作瓦片;还有的画出自己想象出的太空房子,有的画童话中公主的城堡;有的画自己的家;有的画生活的校园学生经过创新的作品,每一个都是新颖特出,充满神奇的色彩,这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的成果。
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而且从中更大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创新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是新时期、新形势、新环境下的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是灌输什么和为什么,更要启发他们怎么思考,教会他们勇于去发现真理。在课堂上,我努力地探索创造新方法的路子。又如在每节课结束前的十分钟左右,我会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这是对学生创新表现的肯定和鼓励,每当这时,学生都是争先恐后的要求展示自己
的作品。当他们见到作品展示出来时,脸上非常高兴,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又会发现他会更加努力地探索新的学习的方法。除此之外,我同时结合学校的各种绘画比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创作。
四、在教学中加强环保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网络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认识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时,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不但运算速度快,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演算纸张。这样,就减少了树木的砍伐,从而保护了环境。又如通过《画图》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该软件不仅好用,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画纸和彩笔。
学生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求知欲的锦囊,你如何将里面的东西展示出来呢,就要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发掘学生内在潜藏的无限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是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你有没有一把“开锦囊”的钥匙,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留多一点空间给学生创作的天地,那就多有一份创造的成果。
20__年_月
第三篇:六年级科学学科总结1200字
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科总结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科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我本人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科学课优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科学课并不是容易的。
一、在教学各方面的转变
1、在上课时,教学方法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灵活多变的运用;教学环节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由于文本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很强,在备课时,我充分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时间。所以,在备课时,我不仅考虑到文本的内容,还考虑到文本延伸到的内容,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以防上课时出现过多的学生质疑,而自己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
3、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如铁的生锈。
4、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促使学生学好科学课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1、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紧张工作之余,我总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淘汰的紧迫感受,要为自己充充电,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的科学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懂得要更多一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总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知识还欠缺,教学上时常遇到一些知识上的难点,书到用时方恨少,没办法,只能平时自己多看些杂书了,在头脑中多储备一些知识,这样面对学生的难题时,能够坦然相对。另外,多争取外出听课的机会,以学习外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先进理念。
2、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有待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不高,原因主要是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科学是一门副课不重视,另外与学校长期缺乏专职的科学教师有关。导致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不够,造成的后果是科学课材料准备的不足,我们知道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必须借助材料,学生不带材料成了科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往往自己准备材料供学生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努力将课上得生动有趣,多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喜欢科学课了。
3、班额过大,不利于活动的开展
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科,每开展一次探究活动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做准备,由于人多需要的器材也多,有时根本准备不过来。另外人数多给教师的课堂组织也带来了困难,可以说是顾此失彼。
4、课头多,课时量大,缺乏准备的时间
上过科学课的教师都知道,科学课不好代,上好科学课就更不容易,它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程,由于要跨年级代课,需要备两个年级的课、准备两个年级的活动,加之又是班主任,我感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有些实验只能进行演示,但我知道这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时不利的。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想方设法解决。例如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小组合作的效果等等。在科学教学的道路上,我将继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继续学习理论知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的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做一名研究型的科学专业教师。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