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同体是跟雌雄异体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同一个生物体中,同时具有雌性和雄性两性的特征,而且雌性和雄性的形状都非常明显。动物之中就存在这种雌雄同体的现象,指的是某种动物既具有雌性的腺体,也具有雄性的。一般来说,雌雄同体的动物是比较低等的,在高等动物之中一般很少有这种雌雄同体的现象。
泥鳅就不是雌雄同体的。从分类来看,泥鳅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是脊椎动物,也是鱼类,算是一种相对比较高级的动物,它们就是雌雄异体的,不是雌雄同体的。雌性和雄性之间的界限比较分明,在繁殖的时候雌性产生卵子,雄性产生精子,两种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就可以孵化出幼体的泥鳅。
二、泥鳅怎么繁殖上文已经介绍过,泥鳅属于雌雄异体的动物,雌性和雄性的界限比较明确。具体来看,泥鳅繁殖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4月到8月份,此时水温比较适宜,适合繁殖。在这个阶段内,雄性泥鳅会追逐雌性泥鳅,促使它们将卵子排入水中,同时它们自己也会将精子排入水中。水中的卵子和精子就会结合成受精卵,这就完成了体外受精。这些受精卵会随着水流继续漂动,有一些会粘附在水草上。当外界温度适宜时,它们就会慢慢孵化出来。20度左右就比较适合孵化。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泥鳅的繁殖期?
泥鳅雌雄异体,体外受精。1冬龄的泥鳅一般已性成熟。在生殖季节,轻压成熟雄鳅的腹部可见白色流出,雌鳅腹部圆大,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多的达6.5万粒.卵直径0.8毫米-1.0毫米,吸水后膨胀到1.3毫米,卵无色透明半粘性。开春后,当水温达到18℃-20℃时,性成熟的泥鳅便开始自然繁殖。江南地区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开始产卵。泥鳅多次产卵,每次历时4天-7天,产卵期可一直维持到8月份。产卵最盛期是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泥鳅常选择水田、池沼、沟渠、有清水流入的浅滩作为产卵场。5月-6月水温升高时,常在雨后或夜间产卵。发情时泥鳅在水的表层游动,几尾雄鳅追逐一尾雌鳅,发情时有一尾雄鳅卷住雌鳅躯体,此时雌鳅产卵,雄鳅排精,这一动作能反复进行多次。受精卵粘附在水草或石头上,但泥鳅的受精卵粘性极差,虽能附着,但易从附着物上脱落而沉入水底。在饵料不足时,受精卵也会被泥鳅吞食掉。水温在19℃-24℃时,2天以后即可孵出鱼苗。
泥鳅是否为雌雄同体
泥鳅并不是雌雄同体动物,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
雄的机能或性状(雄性Male)和雌的机能或性状(雌性Female)同时存在,则称为常期雌雄同体现象(例如蚯蚓、豉虫);
雄的性状和雌的性状如果出现的时间有先后称为邻接雌雄同体现象(如牡蛎、黑鲷)。
雌雄同体现象在各低等动物中为数很多;一般认为与雌雄异体现象相比是属于原始的性别类型。
而泥鳅不满足雌雄同体的情况,所以它并不是雌雄同体动物。
扩展资料:
环境污染会导致雌雄现象:
主要集中于野生动物,确定化学物质对从北极熊到非洲南部平原的大羚羊,从深海的鲸鱼到高空的猎鹰和老鹰等物种的影响。
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
“脊椎动物的几大类(包括多骨鱼、两栖类、爬行类、鸟和哺乳动物)中每种雄性动物都受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影响。很多脊椎动物雄性雌性化已相当普遍。
所有脊椎动物都有类似的存在于进化中的激素受体,因此,对一种生物的观察资料可能会引起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脊椎动物污染问题的关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雌雄同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泥鳅
泥鳅会变性吗
该种类鱼不会变性。
泥鳅是一种雌雄异体的动物,它们的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不会变性。在泥鳅的繁殖过程中,雌性会产下卵子,雄性会产下精子,卵子与精子会结合形成受精卵。
泥鳅是一种多次性产卵的鱼类,其繁殖季节在每年的4月到8月份,这个时期水温比较适宜,适合繁殖。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