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过失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吗?

过失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吗?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过失犯罪并非必定被从轻或减轻处罚,也存在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单位也可能构成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存在阶段关系,注意义务的违反是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过失犯罪受到的刑事处罚可能较轻,但并非所有过失犯罪者都会被减轻或从轻处罚。刑事法律对过失犯罪并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下,不会判处刑事处罚。

法律分析

一、过失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吗?

1、过失犯罪不一定会被从轻或减轻处罚,也存在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3、行为人是否已经遇见危害结果,将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1)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

(2)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即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责任形式。

二、单位可能会构成过失犯罪吗?

1、单位也有可能会构成过失犯罪。

单位犯罪可以是故意的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的犯罪,如果单位存在过失行为构成犯罪的,就可以构成单位过失犯罪。

2、刑事法律以惩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有的过失犯都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故意犯,但反之则未必。

3、构成要件符合性是违法性的存在依据,故意、过失并不决定违法性的有无与程度,其只是责任要件。一般认为,过失是违反了注意义务,这种注意义务包括结果回避义务和结果预见义务。显然,结果回避义务和结果预见义务,是过失犯罪的两个要件,前者是过失犯的客观构成要件,后者则是过失犯的主观责任要件。

4、不管是认为故意犯比过失犯的违法性重,还是认为故意犯比过失犯的责任重,都只是表明二者是一种阶段关系或位阶关系,而非对立关系。

5、有一些犯罪看似是故意犯罪,实则是过失犯罪,必须引起重视,因为这关系到能否成立累犯的问题。包括: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此外,事故类犯罪、失职类犯罪,均属过失犯罪。

相比较于故意犯罪而言,过失犯罪者可能受到的刑事处罚会较轻一些,但并非所有的过失犯罪者都会被减轻、或者是从轻处罚。被认定为过失犯的刑事案件当事人,在刑事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下,并不会因为是了犯罪行为而被判处刑事处罚。

结语

过失犯罪并非必然会被从轻或减轻处罚,也存在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过失犯罪要求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社会危害的结果,并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导致这种结果发生。过失犯罪可分为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责任形式。单位也有可能构成过失犯罪,但刑事法律以惩罚故意犯罪为原则,过失犯罪为例外。过失犯罪的违法性并不取决于故意犯罪的程度,而是违反了注意义务。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可能受到较轻的刑事处罚,但并非所有过失犯罪者都会被减轻或从轻处罚,具体情况需根据刑事法律明确规定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八条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八条 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