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MM_FS_CNJ_0138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柱晶白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MM_FS_CNJ_0138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柱晶白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MM_FS_CNJ_0138出口肉 肉制品 柱晶白霉素 残留量 杯碟法

 

MM_FS_CNJ_0138

     出口肉及肉制品中柱晶白霉素残留量检验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出口猪肉中柱晶白霉素残留量的检验。

2.原理概要

    用磷酸盐缓冲液(pH8.0±0.1)提取试样中柱晶白霉素残留,离心分层,取上清液,使与藤黄八叠球菌作用,进行杯碟法检测,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3.主要试剂和仪器

3.1.主要试剂

    磷酸盐缓冲液(pH8.0±0.1):精确称取13.3g无水磷酸二氢钾,溶解于900mL水中。另取6.2g氢氧化钾,溶解于100mL水中。将二者混合均匀,121℃高压灭菌15min;

    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解于1000mL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柱晶白霉素标准品:1562IU/mg,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密封避光,防潮保存在4℃冰箱中;

    试验菌种: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lutea),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菌号28001;

    营养肉汤:见附录A中A1;

    保存用培养基:见附录A中A2;

    基层及菌种层用培养基:见附录A中A3;

    柱晶白霉素标准储备液:称取柱晶白霉素标准品mg(精确至0.1m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配制成1000 IU/mL的标准储备液,于4℃冰箱保存,可使用4天;

    柱晶白霉素标准工作液:取一定量柱晶白霉素标准储备液,用磷酸盐缓冲液(pH8.0±0.1)配制成0.100,0.312,0.625,1.250,2.500,5.000IU/mL的溶液,作为制备标准曲线的标准工作液,其中1.250IU/mL的溶液作为参考浓度溶液。以上标准工作液均须当日配制。

3.2.仪器

    培养皿:玻璃或塑料皿,内径为90mm,底部平整光滑,具陶瓦盖;

    牛津杯:不锈钢管,内径(6±0.1)mm,外径(8±0.1)mm,高度(10±0.1)mm;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200mm,精度0.02mm;

    绞肉机;

    均质器:转速不低于10000r/min;

    离心机:转速不低于4000r/min;

    恒温箱:(36±1)℃,搁板必须保持水平;

    高压灭菌器;

    电热烤箱:(170±1)℃;

    恒温水浴锅;

    其他:玻璃板、移液管、滴管、离心管等。

4.抽样和制样

4.1.检验批

以不超过2500件为一检验批。

同一检验批的商品应具有相同特征,如包装、标记、产地、规格和等级等。

4.2.抽样数量

批量,件

最低抽样数,件

1~25

1

26~100

5

101~250

10

251~500

15

501~1000

17

1001~2500

20

4.3.抽样方法

    按规定的抽样件数随机抽取,逐件开启。每件至少取一袋作为原始样品,如无小包装或小包装大于2kg,则用灭菌刀具从取出的包装中,每件割取不少于100g作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总量不少于2kg,混合后放入清洁容器内,加封,标明标记,及时送交实验室。

4.4.试样制备

    从原始样品中取出部分代表性样品,将可食部分放入绞碎机中绞碎,充分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g作为试样。装入清洁容器内,加封后,标明标记。

4.5.试样保存

    将试样于-18℃以下冷冻保存。

注:在抽样及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5.过程简述

5.1.样液制备

    称取10g(精确至0.1g)试样于均质器内,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8.0±0.1)10.0mL,搅匀,放置60min,以9000~10000r/min均质2min后,移入离心管中离心30min(4000r/min),取上清液作为样液。

5.2.菌悬液的制备

    将试验菌种用营养肉汤于32~35℃培养18~24h后,转接至琼脂试管斜面,于32~35℃培养18~24h,然后加入适量灭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制成菌悬液。在4℃保存,可使用2周。

5.3.菌悬液用量的确定

    制作检定平板前应先用0.312IU/mL标准工作液对加有不同量菌悬液的平板进行预测试,经培养后能产生直径≥10mm清晰、完整的抑菌圈的最佳菌悬液用量。

5.4.平板制备

    于无菌平皿中加入20mL熔化的培养基,保持水平,待其凝固。然后,将锥形瓶中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45~50℃,加入适量(从5.3预测得)的菌悬液(5.2),充分混合,取4mL注入上述基层培养基上,均匀覆盖其表面,保持水平,待其凝固。

5.5.标准曲线的制备

    按照SN 0179—92中的6.1进行。

5.6.测定

    每个试样用三个检定平板。如不需定量测定时,在每个平板上,置4只灭菌的牛津杯,对角2只注满样液,剩余的2只分别注满1.250和0.312 IU/mL柱晶白霉素标准工作液;如需定量时,须置6只灭菌的牛津杯,间隔注满样液和1.250 IU/mL(作为参考浓度溶液)柱晶白霉素标准工作液,于(36±1)℃培养(17±1)h。

注:如测定结果呈阳性,即所显抑菌圈的平均直径≥10mm时,必要时,尚需进行确证试验(可用薄层色谱法),以证明抑菌物确系柱晶白霉素。

6.结果计算

    如样液抑菌圈的直径<10mm,即报告为“阴性”。如样液抑菌圈的平均直径≥10mm者,则分别测量及算出三个检定平板上1.250 IU/mL标准工作液和样液的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经校正后,于标准曲线上查出样液中相应的柱晶白霉素浓度值。通过式(1),可得出试样中柱晶白霉素的含量:

X

c

…………………………(1)

m

式中:X——试样中柱晶白霉素含量,IU/g;

 c——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样液中柱晶白霉素浓度,IU/mL;

 m——每毫升最终样液所代表的试样量,g。

注:如试样中柱晶白霉素含量以mg/kg表示时,可将式(1)所计算得的X值乘以1000/t,t为柱晶白霉素标准品以IU/mg计的效价。

7.测定低限、回收率

7.1.测定低限

    本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312IU/g。

7.2.回收率

    回收率的实验数据:

柱晶白霉素添加浓度在0.312 IU/g时,回收率为87.7%;

柱晶白霉素添加浓度在0.800 IU/g时,回收率为83.7%;

柱晶白霉素添加浓度在1.000 IU/g时,回收率为84.3%。

8.来源:

    SN 00—1996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