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浅析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浅析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摘要:在我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的背景下,中国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原因的宏微观分析及个人提出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中间渠道;定价机制;定向宽松;定向紧缩

2012年以來,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然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微企业,其发展却是喜中见忧。

小微企业,有人将Z比喻成宏大经济体系中的众多细胞,它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意义重大。经过调查,恰恰是小微企业进行的研究活动明显比大企业的要多。拥估计,大约15%的新企业一年Z后便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五年Z后退出市场的金业的比例甚至高约50%。这既表明不断有新的金业跻入市场,它们充满热情地带来了齐种创新,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得成功,但是这对市场经济有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比企业破产远为重耍的是那些最终新成立的企业。对于经济领域来说,金业倒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无论出丁何种理由,有些是因为落伍,因为企业理念过吋了,也有些是由丁缺少订单,资金困难,因此,破产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小微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市场补缺者,它对于开拓新的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2011年,我国屮小企业(小微金业)已达到了1023.1多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的小微企业对GD卩的贡献率达到了60%,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比重也接近50%,提供城镇就业岗位80%,占进出口贸易额70%。对国民经济做岀如此贡献的小微企业,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影响其生死存亡的困境,前景堪忧。

发展现状及困境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根据近年来的调研发现,中小金业2008年而临的主耍问题是融资难,2009年是没订单,2010年是用T荒,2011年则是多重因素叠加、相互交织影响造成的生存困境。如果说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中小企业是最纠结的一年,特别是小微企业正面临多重困境:第一,小微金业面临不断被压缩的利润空间。生产原料和资源环境代价不断攀升,全方位的高成本和难以逃避的高税费两头挤压,利润微薄;第二,小微企业陷入更为严重的融资困境,难以从银行获得信贷融资,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第三,小微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用工荒,严重影响金业正常生产经营。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的局面,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以温州为例,多数出口导向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30%左右,订单金额出现减少趋势,企业亏损占1/4,仅三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利润率超过5%的金业不到10家。与此同吋,各地高利贷市场愈演愈烈,杭州高利贷市场自2011年初开始,年初市场高利贷利息是月息1.5—1.8%,四月份是2.0-



--2.5%,现在已达到3.0—5.0%,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愈加艰难,由于资金链断裂,今年己发生至少20起较大的借贷人跑路事件,逃跑的小企业、私人企业更是数不胜数。

深沉次原因

冃前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叠加、融资困难等因素都进一步加重了小微金业的经营困境,究其原因,一是欧洲债务危机、美国失业率持续攀升导致外需不足,国内小微金业的发展空间被大大压缩;二是高通货膨胀环境对小微金业非常不利。小微金业不仅承受了上游产业转嫁的价格上涨压力,经营成本持续推高,而且企业工人丁资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外商投资企业税收调整增加了三资企业支出,减少了利润;三是宏观的忽视了小微企业的承受力,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控制全年信贷额度等使商业银行贷款额度紧张,金业Z间借贷和向银行贷款的成本越来越高,众多小微金业和个人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各地民间高利贷市场利率水涨船高,导致金业步入恶性循环。

但是,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小微企业对丁资金的急切需求和融资困难的对立。对于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在于供给不足和定价机制失灵。所谓供给不足即缺少针对小微金业需求的资金供给,现有的各种金融渠道过度地将金融资源供给给大型企业。定价机制的失灵即缺乏小微金业风险定价的发现机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宏观资金面的饥渴;2008年底,为了刺激经济防范外部冲击, 推岀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相应的,2009年银行业投放了近10万亿元 的天量信贷,主导的大量投资和银行信贷推动了经济迅速探底回升, 2009年至2011年三季度我国GDP一直保持了持续较高的增速。从上述数 据可以看到,在前两年基数己大幅提高的情况下,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 依然保持24.9%的高速增长,投资的领域主耍集中在房地产和国有企业主 导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投资。与此同时,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 通过连续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手段迅速收紧了银根,2011年前三季度 M2的增速仅13%,远低于前两年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银行信贷 支撑,而不是依靠企业自有资金积累,因此上述矛盾造成了2011年及2012 年一季度全社会的资金饥渴,不仅仅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大型企业同样 如此。银根收紧与旺盛的投资需求造成全社会资金供给的不足,大型企业、 融资平台对小微企业融资形成了挤岀效应,小微企业融资价格自然水 涨船高,乃至无法获得融资。这也是2011年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相 比前两年更为突出的重要原因。

(2)有效中间渠道的缺失;除了总体资金供给不足外,有效中间渠道的缺失也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所在。所谓屮间渠道,即分配金融资源的中介机 构或市场的集合,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部分,是金融资源分配的 直接载体。由丁股票、债券等市场门槛较高,小微企业都难以通过市场直 接融资。冃前,小微金业实现了通过发行集合短期融资券融资,这是非常



有意义的尝试,但毕竟较多、规模也非常有限。小微企业融资主耍依赖间接融资渠道,即依靠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监管部门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提出了较高耍求,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纷纷成立了相关部门,显著加大了小微企业的投入,但结果似乎仍差强人意,在存量资源投向上仍以大型企业为主,对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3) 定价机制的失灵;冃前小微企业的定价依然延续与大型企业一致的模式, 即在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或下浮一定比例。对于大型企业 授信,银行通常依据报表数据、业务贡献等进行客户评级和分层管理,对 于不同评级和层次的客户使用不同的利率标准,即确定上下浮动的幅度。

由丁小微企业财务报表普遍不够规范、业务记录连续性较差,银行很难采用以往的模板来对小微企业进行评级,在样木数量不足、时间序列数据有限的背景下也难以开发的评级模板,相应地找到小微金业风险定价的标杆就非常困难。同时,任何一个有效的定价机制,都需要连续的交易记录来不断验证和调整。人民银行现有的基准利率体系在过去多年的应用屮均作为大型企业的定价标尺,但现在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标尺多少有些勉强。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发生机制、损失率与大型企业有着较大的差异,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还没有足够的样本数量,还不能充分识别、量化小微企业的授信风险,相应的利率定价也就存在风险补偿不足或过度的现象。上述原因造成了信息的不充分和定价的非连续性,使得定价机制失灵。

对策及建议

个人认为,小微金业融资难仍会存在较长的周期。从宏观来看,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仍将持续较长的时期,而冃前的资金来源渠道依然依重银行贷款,对小微金业融资的挤岀效应会一直存在。中观层而,银行渠道的投向调整也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从金融稳定性幷度考虑,也应该给与银行足够的吋间,贸然要求银行大幅度调整客户结构存在较大的风险。从日本经验来看,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全国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银行业为了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在不具备相应风险管理能力的背景下,大幅转向小微企业。为了控制风险,银行选择主要以土地作为授信抵押物,从而使得大量银行资金与土地捆绑,最终与实业脱离,成为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助力,这就是所谓的式陷阱。因此,我国在大力疏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应尽力避免进入日式陷阱,耍把握好措施的方向和力度,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1) 定向宽松和定向紧缩;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旧严峻,通货膨胀的压 力也并未远去,货币和信贷方面很难有大幅放松的空间,而且银行业 受限丁存贷比等因索,并不具备2008年末的放贷能力。正如上文所 述,如果不对货币和信贷进行调整,宏观的资金饥渴会对小微企业融 资进一步产生更大的挤岀效应。屮央和监管部门均提岀了定向宽松 此前,监管部门允许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融资专项用于支持小金业授信,



即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在此基础上,结合冃前的高准备金率水平,可以定向下调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这些机构与小微企业客户关系更为密切。与此同时,应继续实施定向紧缩,监



管部门应坚持对商业银行投向的指导,继续严格对平台企业、产能过剩等行业的新增授信投放,对此类授信的分类、拨备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2中间渠道的重建;中间渠道是制约宏观导向落地的关键。缓解小微企

业融资难需耍从三方面重建中间渠道:首先,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将大型金业、平台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多的推向市场,减弱其在间接融资领域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莫次,监管部门应继续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继续执行贷款增速、投向方而的耍求。银行业内部应积极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整合各类资源,推行标准化、系统化T作流程,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第三,最为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是必须着力于调整银行业的资源分配结构。加大对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分层经营,大型商业银行承担更多的批发业务职能,而将零售式的小企业授信更多交由更贴近市场的小型金融机构去叙作。

3定价机制的完善;完善定价机制,一方面需要推动银行业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特征的风险识别、量化、管理体系,使银行能够按风险定价;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利率定价市场化,保证授信风险可以得到合理补偿。利率市场化一直是金融改革的主要冃标,但其牵一发动全身,涉及多个层面的制度建设。考虑到小微企业现实的融资难和当前其有限的规模,不妨以小微金业融资作为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其操作难度则会较低。可以给予银行更大的自主权,取消按照基准利率上下浮动的。通过这样的措施,银行业才有更大的动力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投入,从而产生更多交易样本,最终通过连续的交易去发现真正合理的利率定价水平。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