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谅解书对犯罪刑罚的影响:根据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认罪、悔罪程度等因素,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可减刑40%以下,积极赔偿但未取得谅解可减刑30%以下,仅取得谅解可减刑20%以下。对于抢劫、强奸等严重犯罪要从严处理。定罪谅解需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核实确定。
法律分析
当事人有被害人的谅解书的,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
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
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对于具体的定罪谅解,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进行核实确定。
拓展延伸
量刑5至7年的刑事犯罪是否能够获得从轻判决?
在刑事法律体系中,对于量刑5至7年的刑事犯罪,获得从轻判决的机会是存在的。法律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证据和被告人的情况,考虑到犯罪的性质、动机、危害程度、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判决时可以采取从轻量刑的决定。例如,如果被告人有真诚的悔过表现,积极赔偿受害人或主动配合调查,法庭可能会考虑减轻刑罚。然而,是否能获得从轻判决仍取决于法官的裁量权和具体案件的情况。因此,被告人应当积极合作,提供充分的辩护材料和证据,以增加获得从轻判决的机会。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的犯罪行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对于积极赔偿但未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对于取得谅解但未赔偿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然而,对于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行为,应该从严掌握。刑事犯罪量刑时,法庭会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做出裁决。被告人应积极配合调查,提供充分的辩护材料和证据,以增加获得从轻判决的机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三条第九款
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